- 最后登录
- 2013-6-5
- 注册时间
- 2011-7-22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16560
  
- 纳金币
- 16564
- 精华
- 0
|
3 采煤机截割滚筒节能方案的ARIZ过程
3.1 分析问题(技术冲突)
3.1.1 描述最小问题
采煤机截剖煤层的技术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截射滚筒、煤层和牵引机构。
技术冲突1:若牵引机构运动、滚筒转动、形成月牙形截痕,采煤机截齿截煤,就会消耗能量过大,但生产率高。
技术冲突2:若牵引机构运动、滚筒不转动,采煤机截齿不截煤,不形成月牙形截痕,消耗能量少,生产率降低。
主要目的:需在对系统最小改动的前提下,保证截剖滚筒的生产率高,能耗最小。
3.1.2 确定产生冲突的组件对:作用对象+工具
工具——截割煤的截割滚筒,截割时消耗能量,使煤截落;
作用对象——煤层、截落的煤,保证煤容易截落,消耗能量低。
3.1.4 从2对技术冲变中选取主要技术冲突
技术系统主要目的是把煤从煤壁上截落下来并运出,选择技术冲突1,因为与主要的生产过程相关。
技术冲突1:若牵引机构运动、滚筒转动,形成月牙形截痕,采煤机截齿截煤,就会消耗能量过大,但生产率高。
3.1.5 激化冲竞
从截割滚筒截煤到截落的煤被截割滚筒运出,不消耗能量,保证需要生产率。
3.1.6 建立问题模型
需要找到一个X元素,能够满足截割滚筒截煤到截落的煤被截割滚筒运出,不消耗能量,保证需要生产率。
3.1.7 尝试用标准解解决问题
根据第3.1.4节选取的主要技术冲突,尝试应用标准解。
改善的参散:形状。
恶化的参数z运动物体的能量清耗。
冲突矩阵查找,得到4个原理,即:抽取(2)、多用性(6)、抛弃和再生(34)、曲面化(14)。
创新原理:
1)抽取原理(2):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出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2)抛弃或再生(34):采用溶解、蒸发等手段抛弃已完成功能的零部件,或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直接修改它们。
解决方案1:如图10所示。根据抽取原理,滚筒上工作原理与原滚筒工作相同,只是为了避免底板附近煤的过度破碎而引起能量消耗大的问题,采用截链截割底板附近的煤层部分。
解决方案2:根据抛弃或再生原理,采用溶剂在井下直接气化煤层,把煤的气化气体输送到地面。
根据步骤3.7可知:方案1只是部分解决了能耗大的问题,而方案2对地质条件要求高,能够实现的煤层几乎没有,所以,用ARIZ继续分析。
3.2 分析问题模型
3.2.1 确定操作区域
操作区;截割滚筒与煤层接触处。
3.2.2 确定操作时间
操作时间:采煤机截割滚筒截煤的整个过程。
3.2.3 确定物场资源
1)系统内资源
①截割滚简:截齿(包括截齿的材料、形状及其安装和排列)、螺旋叶片和筒毂。
②牵引机构:行走部控制方式。
③煤层和截落的煤。
2)超系统资源:重力、喷雾水和截落的煤。
3)外部环境:运输系统、支护系统和矿井通风系统。
3.3 确定理想化的最终结果和物理冲突
3.3.1 描述理想化的最终结果
X元素不能使系统复杂化,也不妨碍滚筒截割煤层,同时也能降低落煤过程能耗,保证最高的生产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