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6-5
- 注册时间
- 2011-7-22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16560
  
- 纳金币
- 16564
- 精华
- 0
|
4D报纸
2011年,还出现了4D报纸,加的那个D是嗅觉,加了香味。2011年4月13日,《洛阳晚报》推出的国内第一份4D报纸。洛阳牡丹花会2011 年升格为国家级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为给盛会助兴,《洛阳晚报》印刷出版了《国色天香——4D牡丹特刊》,不光看牡丹,还可以从报纸上闻牡丹的香味。
新鲜感:卖疯了的真正原因
几乎所有的3D报纸上市时都是非常热销的。《扬子晚报》的《好望角风暴》“卖疯了!”面世没多久,淘宝网商家“报纸宝宝”察觉到了这一商机,先后进 了100份报纸。这些报纸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就被订购一空。而且,“报纸宝宝”坐地起价,一份原本只卖1元的报纸,被她炒到50元一份。
被称为全球首家推出3D报刊的《比利时日报》的特刊《最后一点钟报》也曾在销售初期取得了很好的销量。在推出3D特刊之前,《比利时日报》日均发行 量不足10万份,但3D版报纸的发行量增加了25%,达到了11.5万份,同时广告收入也提高了4倍;《十堰晚报》3D报纸的广告收入增加了一倍,第一份 3D报纸加印了3万份。
《齐鲁晚报》推出的《梦世博》号外以3D图片的形式对世博园区和特色世博场馆进行展示,报纸还被卷放在一个特制纸盒内。每份售价5元的《梦世博》在首印5万份后又加印了2万份。在淘宝网上,单份《梦世博》的价格也被炒到50元一份。
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所有3D报纸上市当天都取得了不错的发行量,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卖疯了”的原因。
其实很容易可以看出,高发行量的背后是民众的猎奇心理。一些原本不常看报纸的人也会因为想知道“3D报纸究竟是个啥样”而成为高发行量的推手。但可 以预见的是,一段时间过后,当3D报纸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很可能不再有新鲜感,那些基于猎奇心理而买3D报纸的读者,以后是否还会购买都是个问题。
2010年6月30日福建《海峡都市报》3D报纸上市时一度引发购买狂潮,某王姓先生走访多个报刊亭,购买多达20份报纸。同时,当地收藏家协会会 长得知推出第一份3D报纸时,第一反应是“3D报纸值得收藏”。某位70多岁的老大爷,平时比较少看报纸,为了看3D特刊,特意从抽屉里翻出老花眼镜细细 端详报纸。
从这里又可以看出,3D报纸的读者除了猎奇心理外,还有收藏需求等非常态的边缘需求,他们并不是3D报纸的目标读者。
所以,谁都不应对3D报纸的高发行量的价值与意义过于高估,那很可能只是暂时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