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D影视] 许多电影都出3D 大片转制成为新生财之道?

[复制链接]

168

主题

1

听众

3637

积分

中级设计师

Rank: 5Rank: 5

纳金币
3637
精华
0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1:24: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以一部《阿凡达》从理念和效果上诠释了电影3D技术的詹姆斯·卡梅隆是当之无愧的“3D教父”,他通过自己作品甚至为后来的3D电影建立了技术标杆。另外,他也是好莱坞对3D转制最铁杆的抵制者、反对派。但是,他的信念随《泰坦尼克号》一起沉没。
            转制3D曾被老卡戏称为2.99D,换而言之,由于最初拍摄时没有考虑过3D摄影的机位和效果,因此无论如何精细地转制,都无法做原汁原味的3D效果。但是,如果加上商业利益的考量,铁杆也会被策反。即将全球上映《泰坦尼克号》3D版,即便无法再现当年横扫全球电影票房的雄姿,但是轻松拿下几亿美元,应是意料之中的。
            我们无需苛责老卡的出尔反尔,在近乎“变废为宝”的转制潮流中,能把持自身的有几人?细数一下,好莱坞已经正式宣布的即将上映或正在开工的转制3D经典大片已经有《泰坦尼克号》《壮志凌云》《末代皇帝》《海底总动员》《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系列等十多部了。
            一部已经躺进片库颐养天年的老片子,居然在以低廉的成本为代价的新技术手段的包装打扮下,再次杀入市场大捞一票。首先证明的是,艺术经典的恒久魅力所在,票房胜于一切雄辩。但是,从电影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转制经典则有赚快钱之嫌。转制3D在资金上的投入要远小于开拍新片,而在票房回收上的安全性则是远高于后者。但是,转制3D永远无法与开拍新片相比的是,只有后者才是艺术经典的创造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6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资深设计师

Rank: 7Rank: 7Rank: 7

纳金币
17782
精华
0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沙发
发表于 2012-3-20 15:44:1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5-8-1 03:01 , Processed in 0.19470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