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英国电影市场3D乏力 观众热情降低票房下跌

[复制链接]

961

主题

1

听众

6万

积分

首席设计师

Rank: 8Rank: 8

纳金币
-1
精华
9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29: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自从詹姆斯.卡梅隆用《阿凡达》“重新发明”了3D电影以来,3D电影便成为好莱坞片商争相尝试的香饽饽。不过,在3D电影越来越多的同时,3D视效也在渐渐失去吸引力,至少在英国是这样。近日,英国《卫报》撰文指出“3D噱头对于观众来说已不再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掏钱理由,高票价、佩戴不适的眼镜、不出色的银幕亮度再加上高清电影台、在线电影院的冲击,令3D电影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像《国王的演讲》这种文艺电影票房大卖,更是将3D的感染力推到了谷底”。
  3D电影票房下跌 “阿凡达式”辉煌难再现
  2009年的《阿凡达》让全世界观众感受到了3D的视觉震撼力以及吸金力,该片在英国席卷了1.7亿美元左右的票房。此后的两年时间里,英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也因为3D的刺激,从8.54亿英镑涨到了10.4亿英镑。这使得英国成为欧洲第二大电影市场(法国第一,德国第三),加上爆米花、广告等“附加项目”,英国电影工业的全年产值达到了14亿英镑。
  不过,在《阿凡达》过后,3D电影的票房成绩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11年英国上映了创纪录的47部3D电影,但即使是有《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变形金刚3》这样的票房大鳄,3D电影的票房表现却依旧不容乐观——总票房下降了700万英镑,降至2.3亿英镑,售出的3D影票占所售影票比例也从24%下降到了20%.
  2010年,英国电影市场上每部3D电影的平均收益是850万英镑,而这个数字在去年跌到了490万英镑。对于这种结果,有分析人士指出:“几年前,人们去电影院看3D,是为了看看什么是3D.而现在,这种情况结束了,人们开始抵制和反对种种不尽如人意的3D电影。”
  作为一部低成本文艺片,奥斯卡获奖电影《国王的演讲》在英国本土的票房达4600万英镑。
  传统电影票房坚挺 3D电影“来得快,去得快”
  由于3D电影票在价格上比一般电影票高出30%,加之佩戴不适的眼镜、不出色的银幕亮度以及不尽如人意的视觉效果,令3D正在慢慢丧失曾经的吸引力。拿去年上映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为例,这部影片上映了3D和非3D版本,最终结果是,3D仅仅贡献了全部票房的48%,如果考虑到票价的差异,那么观看3D版的人次可能还不到总人次的30%。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英国本土的传统电影却在去年拿下了耀眼的票房成绩。一部没有特效、依靠表演和精妙叙述的传统电影《国王的演讲》获得了4600万英镑的票房,位居全年票房的第二位,而另一部由电视剧改编而成的喜剧《中间人》则拿下了4500万英镑的票房。这两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仅为950万和350万英镑,它们代表了传统英国电影的“票房造诣”。
  在这一系列票房数据背后,《卫报》认为高清电影台、电影租赁市场和在线电影院正在不断地冲击着传统院线,电影业的前途依然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在这种不确定中,3D电影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消减对象,正如同1950年代那次“3D浪潮”一样,3D电影可谓“来得快,去得快”。2012年,英国将上映33部3D电影,比2011年足足减少了14部。而且,因为奥运会的冲击,这33部3D电影未必能在英国占到什么便宜。高昂的油价、不断上涨的“出门成本”也会让人们更加审慎地选择影片——3D噱头已经不再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掏钱理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5-7-13 22:57 , Processed in 0.11482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