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专访华为手机何刚:探秘华为手机2亿部目标的背后

[复制链接]

5472

主题

6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纳金币
76544
精华
23

活跃会员 荣誉管理 突出贡献 优秀版主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08:22: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卜祥,36氪经授权发布。
  • 余承东之前放的炮,说手机厂家三五年内只剩下三四家,经过这几年发展,正在变成现实。
  • 针对2499元至2999元价位,华为nova重点主打,nova将更加独立于华为品牌。
  • 华为当年Mate7手机最早用指纹识别,比较激进,但是在屏下指纹上,却相对比较保守了。华为何刚称这是华为选择功能哲学决定的。
  • 华为P20系列相比上一代销量增长50%以上,特别是P20 Pro,对应于P10 plus,翻倍增长,价格已进入5000元区间。

9月初,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在上海公布华为P20系列上市后取得的最新成绩,销量突破1000万台。
不久前,华为终端提出2亿台的全年销售新目标。在2018年第二季度,华为手机发货量正式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就华为自身业务构成而言,华为手机为主的华为终端销售收入今年有可能占据整个华为集团的50%。
华为手机连续创造新纪录,背后究竟如何运作的?华为手机产品规划、新卖点和功能匹配、备货和上市节奏等,都由何刚负责。比如,华为手机为什么选择三摄、为什么不首家用屏下指纹,对3D结构光这些又作如何部署?另外,手机之外,华为终端又如何布局?
8月20日,腾讯《一线》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何刚,下面是专访内容精选——
华为手机卡位价格区间
《一线》:华为内部把P20 Pro的成功跟Mate7达到的高度相比,谁更高?
何刚:Mate7是当时华为手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华为手机能力提升的一个标志。我觉得P20 Pro也是华为手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当年Mate7,定位在3000元左右价位,我们实现了销量飞跃,卖了850万台,溢价卖,很多人抢购。今天P20 Pro在5000价位,相信不会弱于Mate7的销量。我猜测P20 Pro可能会超过700万台。
《一线》:你怎么看待2499元至2999元价位?
何刚:就是nova主打的区间,我们从过去Mate6、Mate7主打3000元以内,慢慢的做到4000元区间,到了P20 Pro,华为旗舰手机做到了5000元区间。当5000元价位可以卖到几百万台的时候,我们回过头来看怎么做两千到三千价位?
在2016年推出了nova系列,从2000元出头的nova 3e,上市价格1999元,到前不久发布的2000多元的Nova3i,再到2999的nova 3。特别是nova3+nova3i,两个月不到,发了200万台,在产品体系里面,nova目前口碑最好。
《一线》:nova系列是不是偏女性一点?
何刚:nova系列的产品设计,无论是产品颜色、命名,都偏女性化。我们的代言人,易烊千玺,年轻健康形象也吸引了很多粉丝购买,但从消费者购买来看,男女比例对半,也正是华为产品里面女性比例最高的产品。nova很好地驱动了消费者在2000元至3000元价位,实现了华为市场地位的锻造。
《一线》:nova今年能卖两千万台以上?
何刚:肯定不止,nova整体上在2000元段位上逐渐得到消费者认可,以后nova品牌,会适度跟华为品牌离得远一点,以前叫华为nova,之后就叫nova。nova还是华为子品牌,可以更年轻一些。比如易烊千玺代言华为品牌不太合适,代言nova就没有问题。
《一线》:随着技术进步,手机配件价格不是往下走吗?为什么手机价格没有降下来呢?是通货膨胀吗?这怎么理解呢?
何刚:整个的产品配置和性能都在往上走。以当年P6为例,P6是2GB+8GB的旗舰级配置,Mate7是3GB+32GB。但是现在旗舰机是6GB+64GB起步。其它都不变,6GB+64GB就得卖3000元,2GB变成6GB,内存价格要乘以四,8GB变成64GB,也得乘以几倍。再来看摄像头,P6前摄只有800万像素,后摄1300万像素,现在前摄2400万像素,后面三个摄像头,这是没办法比的。
当然,同样的东西价格也在降,2GB+16GB配置,类似P6的产品,现在卖到一千块钱。我们最低2GB+16GB配置是荣耀的产品,价格只有500-600元,价格也在降。
《一线》:目前就数据来看,华为手机销量增长挺猛,怎么理解?
何刚:每个公司有自己的考虑,华为P20系列,相比上一代销量增长50%以上,特别是P20 Pro,对应于P10 plus,翻倍增长,而且更高端。P20 Pro是5000元价格,起步价4699元。
《一线》:这么高的价格,为什么还能获得强劲增长?是苹果价格上拔,留出市场空间了?
何刚:iPhone 8上市时候5800元,iPhone 7降价至4800元,我们竞品就是iPhone 8、iPhone7。
昨天遇到一位P20Pro年轻女性用户,她喜欢P20 Pro两点,一是极光色,第二是拍照。手机最大的痛点是续航,最关注的是拍照,别的事项是加分项,这两项最基本。
当时做P1的时候拍照花了很大精力,800万摄像头。P系列一直主打拍照,后来发现单摄就是把同样大底片的传感器,分成更多的像素,每个像素质量更小,不能再大,再大的话镜头高度扛不住,镜头再高,不能高于10毫米,高度有限。高度受限情况下,如何做到更好感光?
只能基于手机厚度,想到双摄。在荣耀6Puls,用了双彩色800万摄像头,效果不错。那是第一次尝试,之后不断优化算法,两年后上市P9,用黑白+彩色双摄,提升了我们对于双摄理解。
为什么要用黑白?黑白传感器可以有更高感光,相对于彩色高好几倍。黑白不加滤光圈,光线全部进来,感光能力更强,对于弱光、光线敏感度,远远高于彩色。所以,我们把黑白识别光线,彩色识别色彩,最后再合并,构成一个既高清、又彩色图片。
到了P20 Pro做三摄,既有黑白+彩色融合,同时又把主摄像头,向索尼定制了4000万大传感器,相当于卡片机传感器。
《一线》:为了这个事去日本跟他们聊过吗?
何刚:聊过很多次,我、余承东,好多次跟他们说,一定要干成。定制规格其实很难,他们其实也没有信心,模组挑战也很大。最后,经过妥协,手机还是凸起了1毫米。
三摄一个黑白+彩色的融合,再加上单独做了一个长焦镜头,有三倍数码变焦、五倍模组变焦。有时拍照我都很吃惊,随手一拍,可以拍到月亮上阴影。
新技术应用更多考虑消费者体验
《一线》:nova上了屏下指纹吗?
何刚:没有上屏下指纹。
《一线》:我记得Mate7,最早用指纹识别,那时候比较激进,为什么屏下指纹上,比较保守呢?
何刚:这就回到了华为选择功能的哲学,一定是消费者体验好,我们才选择。屏下指纹,到现在为止,我们都认为体验不够好。
《一线》:好多公司都有,华为怎样化解压力?
何刚:这是营销压力,到底选择消费者体验,还是选择营销。有些公司选的新技术,看起来很黑科技,营销价值很大。到现在为止,我们认为屏下指纹与传统指纹相比,解锁速度与解锁概率,都是两倍以上的差距。体验上,第一是慢,第二有时候解锁不了。当消费者买的时候觉得是黑科技,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抱怨。
华为Mate保时捷版也有屏下指纹,我们设置了双指纹,既有背面指纹,也有正面屏下指纹,因为我们认为屏下指纹体验不够好。两个指纹都给你,看你用什么,现在看大部分消费者都选择后面指纹。
《一线》:这会影响到你们接下来产品吗?
何刚:一方面我们持续跟厂家合作,看前置指纹能不能做的更好?毕竟这样设计会更加完善。我们会优化产品体验。如果消费者体验不好,宁可先不用。并不是没看到,很早就看到了,去年七八月份在实验室都已经有了。
我们做了很多测试,发现干手指体验特别不好,夏天还好,冬天的时候研发团队60%人的无法解锁。手指干湿都有影响,会影响成像,干手指成像会更加淡。很多方案商我们都谈过,华为觉得没有达到要求,就不上市。现在指纹解锁,100毫秒解开,屏下指纹是400毫秒,整体觉得性能不够好。
华为有时候比较笨,明明有取巧方法,不选择。爬山时候,选择比较难的一条路。比如说做芯片。
《一线》:眼下人机交互比较火,3D结构光和TOF,还有双目,华为有没有可能在芯片架构上考虑这些?
何刚:3D肯定是未来发展方向,华为投入相当大。在芯片里不断提升3D能力,包括未来AR、VR叠加能力,我们都在不断研究,3D里面包括结构光只是一部分,还有计算方法、呈现方法,结合合适时机,写入到芯片里面。
《一线》:今年很多友商不太看好刘海屏,做出其它结构,华为会出自己的结构吗?
何刚:从目前来看,有些厂家做的创新方案,消费者口碑不错。我们在一年多之前,已经有了多个设计方案,但是的确在防水性、抗跌落性方面做了取舍。华为选择的是更均衡,不是特别差异化。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三年前出荣耀7i手机,是行业最早旋转摄像头。
我们面向全球消费者,欧洲消费者对比较另类的东西接受度比较差一些,在这方面我们不够激进。面向未来可能新的产品形态,我们可能需要再激进一点。
这跟公司逻辑有关系,华为一直强调酒香不怕巷子深,坚持先把产品做好。任老板坚持把资源集中到产品,做到最优、极致。
智能手机周边布局,打造场景生态
《一线》:最近华为在推智能手机周边,你也出席比较多,为什么?
何刚:今天讲手机,面向未来手机已经司空见惯,我们尝试着手机周边,代表着智能手机发展过程当中,业务形势不断变化。
华为希望围绕着消费者工作生活全场景,提供智能时代持续的连接与服务。既包括智能手机的能力,同时借助更丰富的周边智能设备,包括手环、手表、体脂秤等等,收集数据,纳入到计算平台当中去,帮助优化人类生活模式。
智能家居上,华为手机上有“你好小e”的语音入口,未来我们很快发布智能家居的音箱。我们还开放了华为Hi-Link协议,美的、海信、格力都可以接到智能家居平台上。在开车场景下,我肯定要跟车里面大屏互动,如何用手机在车载模式下,更好地语音操控能力,也是一个研究场景。
我们希望围绕着人的生活方方面面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一线》:智能音箱竞争现在是红海,华为进入是即兴之作,还是要干很长时间?
何刚:智能音箱有可能是智能家居入口,但不完全是一个入口,只有跟智能手机紧密结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更强入口。如果只谈智能音箱,我不看好,一定是结合整个解决方案。手机不在身边的时候,可以操作家里设备。人不在家的时候,可以代替人管理家里的智能设备。
《一线》:芯片和通信会不会是华为优势?
何刚:华为选择什么芯片来做手机,依托于不同段位上最优性价比来做。比如说高端机,现在麒麟9系列产品,是高端机最好的选择,性能上最优,行业最领先AI芯片来自于麒麟970。
另外,华为也在用高通与MTK解决方案,每年发货量有七八千万只。在这方面我们是开放的,用行业最领先解决方案,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比如高通与MTK,在一千元钱段位,性价比最好,麒麟在那个段位比不过,我们就选择最合适的处理器。
回顾过去这么多年,我们认为这个策略正确。不仅对华为产品有价值,对于消费者体验有价值,而且也推动了行业整体进步。我相信如果不是华为AI的能力,行业里面对于AI面向消费者持续优化开发会晚一年。
当然,华为做基站,通讯方面能力非常强。目前华为5G方案选择上,会跟无线基站团队更好地配合。
《一线》:软件优化方面华为做了哪些?
何刚:安卓是面向几百家OEM厂家,几千类不同的处理器平台开发的安卓操作系统。我们是基于安卓,但是对安卓做出了大量的要求,优化了大量安卓底层的系统,使文件读取速度更快。在垃圾文件的处理优化方面,做了大量持续的优化工作,这样使得当年宣传的18个月不卡顿,从去年、前年,Mate9上市的时候,卡顿的体验远远优于其他手机,现在已经过了18个月不卡顿。我们用了一年半以上,现在来看卡顿相对于其他品牌,少了很多。这也是我们对软件优化的投入。
所以,底层软件的优化,加上芯片,再加上基于软件核心平台,构建的手机产品,再加上我们可能与网络的通讯方面的协同,这样才能机会真正提供给消费者端到端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一线》:GPU Turbo属于哪一类优化?
何刚:是软硬结合的能力。我们做芯片的时候,已经植入基本硬件支撑能力,软件支撑上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一直没有把GPU Turbo性能发挥出来。过去两年多时间持续攻关,今年最终攻克。软硬结合,使得GPU Turbo性能大幅提升,是芯片能力与软件能力结合带来的增值。
所以我们在GPU能力上,过去大家都在说好像华为在GPU上比较差,硬件上我们做了提升,但是在关键问题解决上,取得突破。在不改变硬件基础上,就是麒麟芯片已经做好了优化,对系统底层技术框架,优化了底层技术框架。这个能力其实跟我们当前做的F2FSS底层的优化,提升了底层的性能。
还有一个能力,就是我们对于操作系统的优化,对于内存的优化,对于存储的优化。我们实现的结果就是华为4GB内存手机性能,达到以至于超过不少厂家6GB内存的性能,6G内存产品,达到别人8GB的水平。
为什么能达到呢?一是通过软件优化,读取、优化效率更高。第二,内存调度方面,效率更高。其实4GB也好,6GB也好,因为内存是临时使用的,只要在你执行的流水线上,将下一次需要读取的内容,写到里面就可以了。我们可以通过预测能力,根据消费者现在的使用习惯,预测下一个时间片可能调取什么样的数据,提前写到里面。所以,虽然内存小,但是手机运算能力还够,甚至高于其他竞品。
这是我们对于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动态分析,来找到更好的方式。这本身也是代表我们的能力,内存的优化,4BG能力做到极致,达到或者超过不够深入的6GB。同时我们在文件系统上,通过F2FSS的改造,文件系统效率也很高,这都是基础能力。
全球布局,沿着既定方向持续前行
《一线》:老余(承东)之前放的炮,说手机厂家三五年内只剩下三四家,这几年发展,似乎要实现了?
何刚:我们做事情比较笨,但是我们坚定地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华为时刻审视自己流程和工作方法。
《一线》:全球产品规划,与去年相比,有什么样变化?是防御性,还是进攻性,或者按照你们固有节奏走?
何刚:今年跟去年相比,产品节奏更快一些。“快”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屏的进步更快一些。过去几年,屏进步没那么快,去年开始有16:8屏,推动了各个厂家用了一些新的屏技术。今年这方面是一个大变化。
其次是华为推动AI,GPU Turbo和AI处理器,比较快速地用在高端旗舰机上。另外,极致全面屏带来的机会,新形态变化。华为今年下半年会有一些新屏推出。
《一线》:分地区来看,华为手机增长情况如何?
何刚:一些主流发达国家发展起来了,英国、德国和法国,市场占有率都超过10%。英国去年只有2%,今年上个月超过10%;德国去年4%-5%,今年已经超过10%。
《一线》:主流发达国家市场怎么啃下来的?
何刚:做好产品,一代又一代口碑传播。公开市场和运营商渠道两条腿走路。在德国、英国,通过与运营商合作,交一些资费,一个月45块钱,拿一台手机走,公开渠道也在卖。
法国数据也不错,10%以上。原来只能讲意大利、西班牙20%多,南欧国家对于新东西不那么排斥,正统的欧洲国家对新品牌接受有一定的时间。
《一线》:印度市场准备怎么做?
何刚:继续在印度加大投入。到年底,我们在市场份额上,我估计翻番可能都不止。增长靠印度,利润不好说。我们在印度是控制节奏,持续发展。
写在最后:在跟何刚的对话中,听到最多的就是消费者的体验,让人想起之前多次听到的“华为消费者业务的起点和终点都来自消费者”这句话。显然,对这原则的执行,在产品和技术方面不断创新,是华为手机销量不断增长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5-1-11 06:19 , Processed in 0.08429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