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影如何从幼稚走向成熟?
回顾过去一个世纪的电影发展史,我们会了解到3D技术的发展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经有人在试图发明3D立体摄像机,尝试拍摄红绿立体电影了,这个人叫埃德温·波特,他是《火车大盗》的导演。在3D电影的早期发展阶段,并没有多少人感兴趣,这些影片也在时钟的摇摆声中和轰隆的炮火声中被盖上了厚厚的灰迹,渐渐被人遗忘;时光易逝,转眼间进入了20世纪七十年代,3D电影再次迎来了它的新生,阿兰·西里芬特和克里斯·戈登联手发明了“Stereovision”专利技术,可以把两只眼的画面交替印在一套胶片上,不过由于电影题材受限,在20世纪八十年代,3D电影再次进入衰落期;大家对《Avatar》导演卡梅隆应该非常熟悉,早在1996年他就已经涉足3D电影拍摄,在2003年卡梅隆主导了首款3D纪录片《Ghosts of the Abyss》,这为他日后拍摄《Aliens of the Deep》以及《Avatar》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直到21世纪初期,3D电影才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季节,《怪兽屋3D》、《圣诞夜惊魂3D》、《3D版玩具总动员3》等精彩3D影片给3D电影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阿兰·西里芬特
3D电影发展究竟有多么迅速,我们来看组数据:2011年IHS Screen Digest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北美3D影片票房收入达到了22亿美元,比2009年12亿美元增长了85%,3D电影总体北美票房比例从2009年的11%提升至20.6%。3D电影在北美市场发展火爆的同时,在国内市场也呈现出一派生机。
3D技术发展简史
了解了3D电影的发展历史,我们现在可以认为3D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稳健,蓬勃发展的阶段,可这是否意味着3D技术也已经成熟到应用到其它领域当中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透过电影看手机,看看3D技术在手机端的未来将通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