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0-21
- 注册时间
- 2011-12-16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394243
 
- 纳金币
- -1
- 精华
- 0
|
从2008年率先推出全球第一款LED产品,到2010年海信刘卫东博士牵头起草《LED背光国际规范及准则》;从蓝擎LED到智能3DLED;三年的市场洗礼、不断的技术创新,不觉间奠定了海信在国内彩电市场的王者地位。
海信3d电视开年热销
去年10月,海信推出全球第一款智能3DLED产品,以其超高的性价比、集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强大功能,迅速赢得消费者好评。
2011年,被业界誉为3D普及元年。在多数厂家还将目光停留在普通LED产品上时,海信又率先推出近20款3DLED新品,再次扛起行业潮流旗帜。从武汉最近一个月销售数据看,3D电视以每周200%以上的销量增幅迅速占领市场,而海信20款3D新品更是深得江城消费者厚爱,周销量增幅高达350%以上。其精湛的外观工艺、逼真的3D效果、多样的功能配置使得其一上市便迅速成为了彩电市场的新宠儿。
偏光和时分,消费者如何选择?
目前市场上的3D技术分为两大流派,即偏光3D技术和时分3D技术。不少消费者难以选择。对此,海信电视武汉分公司市场总监刘海给消费者答疑解惑。
据介绍,两种不同的3D技术各有千秋,时分3D技术为目前国际3D市场的主流技术,也是蓝光3D标准技术,特点是清晰度高,观看者不会受到任何观看角度及观看距离的局限,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整机成本较高,尤其是被称为3D电视最为关键配置的快门式时分3D眼镜,市场销售价格接近800元/副。
而偏光3D技术则是一种早已在电影界普及的技术,但其垂直清晰度只能达到时分3D技术的一半,且观看者会受到观看距离及观看角度的局限,其相对较低的成本、较为轻便舒适的眼镜是其最大的优势。
海信作为彩电企业的领军品牌,同时掌握了两种完全不同的3D技术,既能生产技术难度较高的时分3D产品,也能生产价格较为实惠的偏光3D产品,并且快速扩张的产能也迅速拉低了产品价格,从而也带给了消费者更多的优惠。
来源:3D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