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0-21
- 注册时间
- 2011-12-16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394243
 
- 纳金币
- -1
- 精华
- 0
|
1955年,在标榜美国人理想生活方式的电视剧——《度蜜月的人》中,小气节俭的男主角对太太说,自己之所以不买新电视,是因为在等待3d电视的出现。
55年后,人类终于实现了这个仿佛身处真实情境的梦想。如今,当英国100多年前的杀手——开膛手杰克,并没有出现在伦敦的黑暗角落,而是闪动在你家的客厅;“飞人”博尔特脱离了赛道,犹如一阵风般在你的身边“飘”过;恐龙从远古时代复活,气势汹汹地向你迎面扑来的时候……千万别目瞪口呆,这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这是3D电视中的情境。
即使没有卡梅隆的电影 《阿凡达》风靡全球,全球的消费电子巨头们也早就意识到3D电视将成为他们的救赎之星。2010年1月31日,英超强队曼联在酋长球场挑战宿敌阿森纳,英国天空电视台在英国和爱尔兰境内的9间酒吧通过3D电视进行了全球首场3D直播。天空体育运营总监达伦·朗说,3D技术是电视技术史上革命性的突破,这是从黑白到彩色之后的又一次跨越;2010年3月9日,欧洲出现了第一份3D报纸;4月16日,《十堰晚报》推出了中国首份3D报纸。
来自咨询公司DisplaySearch发布的 《3D显示技术及市场预测报告》中称,3D电视市场将从2009年的20万台增长到2018年的6400万台和170亿美元;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的调查数据表明,73.7%的中国消费者未来3年内有购买3D产品的意向。正如时代华纳公司副总裁艾尔丝·沃斯所言,3D将是电视圈的下个盛事,“很多人都已经表示,对3D市场很感兴趣。更重要在于,内容更加多元化及更具真实感的3D电视节目,必定会吸引更多观众。”而美国消费电子协会也乐观预计,到2013年,3D电视在全球销售电视中的比例将超过25%。
内容围墙
在2011年美国的CES展上,3D电视的花样层出不穷。LG、三星、索尼、松下、东芝、飞利浦等厂商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3D电视,渴望让人相信这就是电视的未来,并愿意为之掏钱。
3D技术强调的是让观众身处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伴随着效果提升、技术改进和成本的不断下降,3D电视浪潮正逐步迎来了大规模商业化的开始。
一时间,所有的消费电子大佬都争先恐后地涌入了3D电视的淘金大军。2010年,韩国LG与三星、日本的索尼、松下、夏普等都纷纷推出了3D电视。DisplaySearch预估,2014年全球3D电视市场渗透率有机会达到37%的出货量。
不过,不能忽视的是,3D市场的商业前景仍然挑战重重。最直接的来源于3D电视所面临的内容瓶颈,包括相应的录制设备、拍摄成本和悬而未决的传输标准。
不难发现,在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内容的发展总是滞后于技术——先有高速公路,然而却不见跑车。同样,技术的突飞猛进远胜于3D片源的生产。目前3D片源仍以卡通和动画为主,真正的3D影片还非常少,虽然一些厂商试图与内容提供商联手,如夏普与华纳电影制片公司、三星与美国梦工厂均达成合作,但能够提供的片源仍然非常有限,无法规模化。这也造成了最普遍的情况是,购买了3D电视之后,除了厂家能赠送的几张影碟,消费者想要获取其他3D内容还相当困难。
但这些问题并未影响电视巨头以及导演、制片人的勃勃雄心。“尽管3D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存在一些弊端,但这一切并不是不可解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3D产业还只是一个新兴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会突破,市场会完善,到那时,现在的一些缺陷都可迎刃而解”,全球知名的3D硬屏生产厂商LGDisplay的有关人士说,“3D主流化真正的关键在于产业链的整体成熟度和内容上的支持。目前,LG已和韩国数字卫星广播公司SkyLife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有助于划定3D图像的技术、设备和播出内容的标准。”
时代华纳旗下华侨娱乐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负责技术的副总裁温蒂·艾尔丝沃斯则说出了所有押注3D的公司的心声,“制作商能卖出更多内容、电视厂商能卖出更多电视,而发行方则得到更多观众”。
据悉,全球3D电影的制作数量在2011年将会达到70部以上,比上一年增幅不小。在美国,最大的卫星电视服务提供商DirectTV与松下合作,预计开设两个3D频道和一个3D点播频道,迪士尼旗下的体育频道ESPN则宣布在今年开设3D体育频道;索尼和DiscoveryCommunications及IMAX成立了合资公司,在2011年开设利用其众多电影和电视节目内容的全天候3D频道。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我国将于年内试播3D电视频道,而目前全国有近10个省市已经就开播3D频道进行了申报。他说,“在3D节目内容充足的情况下,用户在家中就能享受海量的3D电影、动漫、游戏和电视内容,未来3D技术还将更广泛运用到视频通话、视频会诊、监控等各领域。”
除此之外,当3D的内容成为稀缺资源的时候,一个顺理成章的想法是将2D图像转换成3D。但是坚持技术为王的公司并不推崇这种技术,LGDisplay的有关人士曾表示,在看过真正的3D内容后,很容易发现这种转换的技术漏洞。梦工厂著名的3D技术领军人物麦克纳利也曾指出,从2D转换到3D非常困难,他迄今还从没发现过非常成功的版本。
技术竞赛
尽管内容是有待逾越的瓶颈,目前3D电视商业化进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仍在于3D技术本身的突破。据LGDisplay的有关人士介绍,目前3D电视均采用的是主动快门式,问题在于佩戴主动快门式3D眼镜,左右眼长时间无法同步观看,这显然不是一种舒服的体验。美国太平洋(601099,股吧)大学视力测定研究中心JamesSheed研究表明,快门式3D面板存在眼镜沉重、耗电以及亮度低等问题,画面有闪烁现象、并且需要电池充电,这些都很不方便。
“不管是眼下主流的主动快门式,还是以后可能会兴起的偏振光式,决定3D电视性能表现的始终是液晶电视的核心——面板技术。随着3D电视市场的不断成熟,竞争加剧,面板就成为了最关键的选购指标。”LGDis-play的一位研发人员说。“在系统的3D电视技术中,响应速度、动态清晰度是决定3D电视最终画面效果的关键。这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而在如今所有面板技术中,我们实现了不闪式3D技术,即没有闪烁也没有重影,这是3D电视技术非常重要的突破。”
据他介绍,从液晶面板技术来看,目前市场主要有VA软屏和Ips硬屏两大阵营,而硬屏、软屏之间的争夺战早在2D电视时代就非常激烈。其中,由于软屏面板出现较早,拥有成熟的销售渠道;而硬屏液晶面板则在色彩还原性、动态清晰度、可视角度等技术指标上具有核心优势,因此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提升。
据悉,LGDisplay已与国内主要的液晶电视厂商结成联合阵线,如创维、康佳、海信等已于去年底或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发布不闪式3D技术的3D电视。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预计,不闪式3D电视可能将推进今年中国3DLCD电视市场规模大幅增长至800万台以上
价格利器
事实上,日韩、台湾的面板厂商正围绕3D展开新一轮大战。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显示端,到蓝光DVD播放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内容制作和播放工具,以及电视网络等内容传输方,与人们生活中的图像相关的一切都在3D化。
不过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3D电视的大规模商用究竟还要有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在于其制造成本与价格的因素。调研公司In-Stat的数据显示,虽有64%的被调查者对在家观看3D电视节目感兴趣,但只有25%的人愿意购买比普通电视更昂贵的3D电视。
尽管如此,所有的电视厂商追逐3D市场的决心仍异常坚定,这使Dis-playSearch将2014年3D电视的预计出货量从4290万台提升至9000万台。值得探讨的是,那9000万台3D电视是否仍需要眼镜才能体验出效果?
业内普遍认为最终裸眼3D显示会成为主流,时间上却没有共识。美国3D技术公司RealD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约书亚.格雷尔认为这个时间点可能是在两至三年后,而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裸眼3D需要5-10年方可在大众市场普及。
虽然裸眼3D必然是未来趋势,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3D电视仍须佩带眼镜,包括主动快门式以及偏光眼镜。LGDisplay和三星则选择两种眼镜都有尝试。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胡雅丽认为,3D电视普及将历经阶段性特征,考虑到配套行业瓶颈正逐渐突破,比如3D眼镜成本下降至约25美元,我国3D电视频道今年将预计进行试点,高速宽带接入建设正在快马加鞭、3D电视机价格将逐步下降、体育电影游戏等娱乐需求催化3D市场等因素,今年将是我国3D电视市场培育期,而2012年以后将是我国3D电视市场的高速渗透期。
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 《2010年3D电视消费需求调研咨询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在消费者无法接受3D电视的主要影响因素中,价格昂贵和节目源匮乏占据前两位,分别为37%和28.1%。显然,3D作为一种显像技术的飞跃,将给人们带来的体验是革命性的,它是未来电视的趋势,随着技术的成熟、3D电视价格正日趋下降,这也或许才是它最终占领市场的关键。
内容围墙
在2011年美国的CES展上,3D电视的花样层出不穷。LG、三星、索尼、松下、东芝、飞利浦等厂商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3D电视,渴望让人相信这就是电视的未来,并愿意为之掏钱。
3D技术强调的是让观众身处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伴随着效果提升、技术改进和成本的不断下降,3D电视浪潮正逐步迎来了大规模商业化的开始。
一时间,所有的消费电子大佬都争先恐后地涌入了3D电视的淘金大军。2010年,韩国LG与三星、日本的索尼、松下、夏普等都纷纷推出了3D电视。DisplaySearch预估,2014年全球3D电视市场渗透率有机会达到37%的出货量。
不过,不能忽视的是,3D市场的商业前景仍然挑战重重。最直接的来源于3D电视所面临的内容瓶颈,包括相应的录制设备、拍摄成本和悬而未决的传输标准。
不难发现,在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内容的发展总是滞后于技术——先有高速公路,然而却不见跑车。同样,技术的突飞猛进远胜于3D片源的生产。目前3D片源仍以卡通和动画为主,真正的3D影片还非常少,虽然一些厂商试图与内容提供商联手,如夏普与华纳电影制片公司、三星与美国梦工厂均达成合作,但能够提供的片源仍然非常有限,无法规模化。这也造成了最普遍的情况是,购买了3D电视之后,除了厂家能赠送的几张影碟,消费者想要获取其他3D内容还相当困难。
但这些问题并未影响电视巨头以及导演、制片人的勃勃雄心。“尽管3D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存在一些弊端,但这一切并不是不可解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3D产业还只是一个新兴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会突破,市场会完善,到那时,现在的一些缺陷都可迎刃而解”,全球知名的3D硬屏生产厂商LGDisplay的有关人士说,“3D主流化真正的关键在于产业链的整体成熟度和内容上的支持。目前,LG已和韩国数字卫星广播公司SkyLife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有助于划定3D图像的技术、设备和播出内容的标准。”
时代华纳旗下华侨娱乐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负责技术的副总裁温蒂·艾尔丝沃斯则说出了所有押注3D的公司的心声,“制作商能卖出更多内容、电视厂商能卖出更多电视,而发行方则得到更多观众”。
据悉,全球3D电影的制作数量在2011年将会达到70部以上,比上一年增幅不小。在美国,最大的卫星电视服务提供商DirectTV与松下合作,预计开设两个3D频道和一个3D点播频道,迪士尼旗下的体育频道ESPN则宣布在今年开设3D体育频道;索尼和DiscoveryCommunications及IMAX成立了合资公司,在2011年开设利用其众多电影和电视节目内容的全天候3D频道。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我国将于年内试播3D电视频道,而目前全国有近10个省市已经就开播3D频道进行了申报。他说,“在3D节目内容充足的情况下,用户在家中就能享受海量的3D电影、动漫、游戏和电视内容,未来3D技术还将更广泛运用到视频通话、视频会诊、监控等各领域。”
除此之外,当3D的内容成为稀缺资源的时候,一个顺理成章的想法是将2D图像转换成3D。但是坚持技术为王的公司并不推崇这种技术,LGDisplay的有关人士曾表示,在看过真正的3D内容后,很容易发现这种转换的技术漏洞。梦工厂著名的3D技术领军人物麦克纳利也曾指出,从2D转换到3D非常困难,他迄今还从没发现过非常成功的版本。
价格利器
事实上,日韩、台湾的面板厂商正围绕3D展开新一轮大战。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显示端,到蓝光DVD播放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内容制作和播放工具,以及电视网络等内容传输方,与人们生活中的图像相关的一切都在3D化。
不过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3D电视的大规模商用究竟还要有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在于其制造成本与价格的因素。调研公司In-Stat的数据显示,虽有64%的被调查者对在家观看3D电视节目感兴趣,但只有25%的人愿意购买比普通电视更昂贵的3D电视。
尽管如此,所有的电视厂商追逐3D市场的决心仍异常坚定,这使Dis-playSearch将2014年3D电视的预计出货量从4290万台提升至9000万台。值得探讨的是,那9000万台3D电视是否仍需要眼镜才能体验出效果?
业内普遍认为最终裸眼3D显示会成为主流,时间上却没有共识。美国3D技术公司RealD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约书亚.格雷尔认为这个时间点可能是在两至三年后,而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裸眼3D需要5-10年方可在大众市场普及。
虽然裸眼3D必然是未来趋势,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3D电视仍须佩带眼镜,包括主动快门式以及偏光眼镜。LGDisplay和三星则选择两种眼镜都有尝试。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胡雅丽认为,3D电视普及将历经阶段性特征,考虑到配套行业瓶颈正逐渐突破,比如3D眼镜成本下降至约25美元,我国3D电视频道今年将预计进行试点,高速宽带接入建设正在快马加鞭、3D电视机价格将逐步下降、体育电影游戏等娱乐需求催化3D市场等因素,今年将是我国3D电视市场培育期,而2012年以后将是我国3D电视市场的高速渗透期。
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 《2010年3D电视消费需求调研咨询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在消费者无法接受3D电视的主要影响因素中,价格昂贵和节目源匮乏占据前两位,分别为37%和28.1%。显然,3D作为一种显像技术的飞跃,将给人们带来的体验是革命性的,它是未来电视的趋势,随着技术的成熟、3D电视价格正日趋下降,这也或许才是它最终占领市场的关键。
来源:3D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