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0-21
- 注册时间
- 2011-12-16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394243
 
- 纳金币
- -1
- 精华
- 0
|
![]()
中国3d电视产业发展论坛对话现场(腾讯科技摄)
北京时间7月29日消息,中国3D电视技术暨产业发展论坛28日在博鳌举行,腾讯家电现场直播。
以下是现场论坛对话实录:
郎永淳:谢谢喻总。我们从报告中发现3D电视从销售的量上是非常少的,但是未来的增长趋势很好。它对于52寸以上,PDP等高端产品的拉动是非常的明显。下面有请各位专家基于以上的两个报告进行深度的探讨。欢迎国家广电产品质检中心总工程师李剑先生、中国电子商会秘书长陆刃波先生,韩国三星电子安在根专务,奥维咨询公司总经理喻亮星先生,中国3D产业联盟秘书长唐斌先生,长虹电器常务副总、多媒体产业董事长林茂祥先生,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徐明,欢迎国家广电产品质检中心总工程师李剑先生、中国电子商会秘书长陆刃波先生,韩国三星电子安在根专务,奥维咨询公司总经理喻亮星先生,中国3D产业联盟秘书长唐斌先生,长虹电器常务副总、多媒体产业董事长林茂祥先生,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徐明,长虹多媒体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苏子欢先生,长虹多媒体副总经理陈宁先生,胡佑明。
郎永淳:刚才说嘉宾汇集了各个环节一线的专家,大家都是圈内一线的专家,我首先代表一个普通的消费者,问一个最直接的问题,现在该不该买3D电视。首先请教陆刃波秘书长和安在根专务。
安在根:首先3D电视怎么成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第一,市场规模方面;第二,3D的片源;第三,大尺寸屏幕有什么影响。三星内部分析过2011年全球规模是1150万台,2012年估计是2500万台,2013年4100万台,一直持续增长。片源方面以前是动画片为主,片源比较少,现在除了动画片,足球赛也有了,我们知道南非世界杯的时候,在欧洲和美国3D电视卖得很好,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为了发展,我们认为3D电视的屏幕要大,因为这样立体感、现场感比较好,40寸以上的大屏幕会带给3D电视很好的影响。
郎永淳:谢谢。刚才安在根专务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从市场规模,从1150万到2500万到4100万,片源从南非世界杯到泰坦尼克号,乃至屏幕的大小对于收看3D电视的影响。我还是想回到普通消费者的角度,现在75%的人都知道3D电视了,但是只有2%的人愿意购买,陆秘书长,您认为现在这个技术到底成熟不成熟,是不是到了该买3D电视的时候?
陆刃波:3D电视现在还没有一个完全的标准,实际上3D电视还在一个发展成长的过程当中,现在的3D电视是兼顾2D的,价格适合的话,购买也是可以的。本身看3D电视还得看2D,不然现在的电视节目不能收看。另一方面价格在一个合理的层面上,我认为还是可以去购买的。因为现在3D电视都是大屏幕的,现在市面上的3D电视都是50寸以上的,价格放到一定的位置上,我认为消费者是会去购买的。现在3D的片源,购买3D电视的时候都会送蓝光DVD,通过DVD来看3D,现在早一点买的话,可以早一点感受到3D电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是可以去尝试一下的。
郎永淳:早花钱早享受。当然吃螃蟹的人毕竟还是少,虽然您说3D电视的技术成熟了,但是标准方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质量标准。我们都知道3D肯定是一个好东西,但是谁愿意做吃螃蟹的第一个人,就涉及到未来的片源怎么样,未来的质量、技术标准怎么制定,尤其是刚刚陆秘书长提到的成本或者是价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大家才会有购买的欲望。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来解决片源少,成本高的难题。我们请长虹的林董事长发表一下。
林茂祥:刚才几位专家已经做了3D市场的发布,我相信这个发布应该和我们的判断趋势是一致的,因为我们非常肯定3D电视的判断。由于中国现在没有3D的标准,所以中国品牌可以参与标准的机会就更大,这是我对刚才3D报告发布的一个态度。刚才主持人问到两个问题,一个是片源比较少,第二是成本比较高。片源的问题我认为在目前市场中间已经有很多的片源出来,包括《泰坦尼克号》,包括一些动画片,也包括最近拍的《唐山大地震》,也是在由2D转3D,内容在逐渐丰富。第二,3D不能简单看电视、电影,还有更多的内容,像游戏、运动项目的直播等等。这次南非世界杯已经有3D直播,这些内容都会给整个片源提供非常大的支持。第三,片源少和整机的关系,到底是先有片源还是先有整机,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内容的丰富一定要以市场的办法来解决,随着我们技术的进步,终端产品有这个能力,消费者有兴趣,有消费的需求,我相信片源的问题通过市场的办法都会解决的,所以是一个先有鸡和先有蛋的问题,这个我相信能解决掉。另外国家广电部也在推动3D的播放。这是片源的一块。
成本这一块,3D电视目前成本还是比较高一点,特别是在合资品牌就更高,我说3D不应该这么高,所以应该求会降。刚才陆秘书长也讲了,3D如果把价格降低,消费者会有这个需求,而且非常大。我觉得这个事要分成几个方面来讲。第一,3D电视是一个新兴的技术,还在宣传导入期,技术还在进步,前三年我们谁也没有想到平板会推广得这么快,我记得在前五年,一台PDP12寸卖到20万块钱,现在14寸就是三千块钱,技术的进步会带来成本的快速下降。第二,3D技术和面板的显示技术怎么结合,也可以来降低成本。在目前的显示技术有LED、有PDP,PDP和3D的结合就为3D的快速导入、成本的降低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大家可能不知道,3D现在整个技术进步,现在PDP本身技术进步已经非常大了,在42寸以上同尺寸,成本已经比现有的LED更有竞争优势,而且竞争优势非常大的,把这个竞争优势和3D技术结合起来,可能成本就更有竞争优势。所以我想成本也不是问题,特别是3D和PDP结合起来,成本更不是问题。在接下来国庆以及国庆以后的产品,3D的PDP产品都会表现出来,我们的口号是“用2D的价格享受3D的产品”。
郎永淳:谢谢林董事长。刚刚介绍到从技术上来讲,如果3D和PDP技术结合起来一定会使技术降低。从片源少的问题上讲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这个科学的难题在今年7月份英国科学家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不知道国家广电产品质监中心的李总工程师有什么看法。
李剑:我从技术这条链来谈3D电视到底是处在一个什么状态。在2003、2004年的时候,有人就视图用CRT电视做立体电视的演示,就是两台摄像机并行捆在一起,通过电视机的两个电视频道来转。目前来讲,我们已经有了立体摄像机,两个摄像头装在一个机器上。怎么传输的问题,用264立体编码,AVS也正在做立体压缩方案的研究。从人眼观看立体的图象来讲,信息量的增加并不是很大,因为图象是相关性的,意味着在目前已有技术的基础上,从电视台制作到传输,一直到电视机接收解码,用的是现在基本上相同的信道,因为码率没有提高,从技术来讲,已经基本成熟了。
还有就是标准的问题,广电总局规划院里面牵头做演播室这边立体编码的标准,工信部这边也在做立体电视相关的终端产品的标准,这些方方面面正在成熟,谢谢。
郎永淳:刚刚李总工从3D拍摄到传输到接收三个技术的环节来分析了中国3D电视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发展趋势,3D电视不单是一个显示器,更重要的还是应该是一个有源信号的接收器,不管是什么样的接收器,归根到底,如果发展起来的话,3D技术必将给我们带来非常震撼的体验感,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在鸡上,而深落实在蛋上。我们一直有一个问题,现有显示器的技术,LED、PDP、CRTCCFL谁更适合来发展3D。我们请长虹多媒体总经理徐明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徐明:不管是LED还是PDP,这几年技术的发展都取得很多的成就,其实都可以用于3D。LCD是LED背光的使用对3D推动有很大好处。不管是LCD背光还是CCFL,有的东西由于技术本身要突破,比如要真正做到3D效果比较好,现实的运动方面,时间一定要小于4个毫米,如果时间太长的话,3D效果反而不好。PDP,超过600Hz,反应时间很快,运动画面看起来就没有拖延,PDP转过来看性价比比较好,要实现3D非常容易。这样来看,LCD要实现3D,效果要做得比较好要小于4个毫秒,PDP不需要那么高的要求。我个人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PDP目前来看在做3D方面更有它的优势,可能在3D这方面应该是发展得最快的。
郎永淳:因为PDP可以达到480Hz以上,所以更适合来做3D。唐斌是不是认可这样的观点?
唐斌:刚才徐总从技术指标的程度,把PDP对于3D显示的一些特性和优势讲得非常清楚了,从技术角度来讲,我非常同意徐总的观点。但是在这个地方我更愿意从另外的角度来解读什么是最适合3D的显示技术。上午林总在他的演讲中也提到了,3D其实是区别于原有的二维显示的划时代的显示信息时代,在我们现有二维技术显示里面,无论是CCFL、LED或者PDP,都是实现二维的一种方式而已,今天我们要考虑3D是不是要给人类带来原有的二维时代完全不一样的信息获取,或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我们要回到本源上来看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谈3D电视这个命题,到底是不是需要的,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谈。第一个问题,3D信息时代是不是有别于我们原有的2D的信息时代,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其实从人类的信息发展,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图象、到高清到现在,人类都是依托于科技的发展不断的满足自己还原真实沟通的需求,3D来讲,我们认为3D是满足和还原人类真实信息沟通的一种必要手段,我们称为3D信息时代,今天早上林总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今天林总讲的观点站在厂商的角度他是一个蓝海,我们站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它确实是我们老百姓需要的,围绕着相关的技术、相关的发展必然会涌现。
第二个观点,大家其实很多的媒体朋友会关注,今天我们在谈3D电视是不是在透支概念,是不是用科技的噱头让老百姓多掏钱,大家可能有这样一个疑问,在这里来讲,通过我们对3D发展历史的沿革来解析这个问题。其实在人类的发展中一共经历了三次3D发展的产业***,第一次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3D影像的使用者和采用者是英国的贵族,主要是利用机械、光学、化学进行享受,是效果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了第二个***,是中产阶级参与了使用过程当中,我们更多的是运用了电子技术,当然成本比第一个时代是大幅度下降了,所以普及范围更大了。今天我们讨论是不是3D时代来了,我们把3D作为蓝海或者作为未来消费的趋向式判断,我们要想说这股浪潮会不会反复。到目前为止我们是一个经济全球的时代,我们经过了大量信息的普及之后,人类获取影像的成本和方式比以前更低廉更容易,拥有了更大的消费人群,在这个阶段来讲,除了我们上述的机械、光学、化学以及电子,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数字技术,三网融合给我们这个立体时代的来临和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不可回避有一个问题,当《阿凡达》出现的时候,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说《阿凡达》很好,这是因为我们这一波的消费者对于立体影像并没有经历历史上的第一波和第二波,中间差不多有一百年,现有的消费者对立体影像的消费需要正确的引导,厂商也有责任把好的技术和产品贡献给我们消费者,从而引领3D时代的来临。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立体电视是实现立体信息交互的重要手段和载体。第二,由于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来临,我们3D产品已经走到了成熟的阶段,当然也会有不断的技术和产品的更新。对于技术发展来讲,刚才徐总和林总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谢谢大家!
郎永淳:谢谢唐斌秘书长,他从历史的沿革,3D的三次发展,3D生产厂家怎么引领普通消费者进入3D信息消费时代进行了阐述。我有一个个人的感受和经历,2000年我买了一台CRT的索尼的电视机,一直等了十年才换了一个奥维液晶电视机,现在又有了3D电视,我们很想知道未来是谁主导,电视机作为一个大件作为一个家庭更换起来并不是非常的容易。有请喻总和林总预测一下谁会主宰接下来下一代的显示技术。
林茂祥:这个题目我觉得提得非常好,把所有的先进技术都讲到了。LED今天上午做了一个表述,不是一个新的技术,最直接的表现特征可能表现成了做得比较薄了,比较节能,这是它的特征,我认为LCD在现阶段来讲不是新型的显示技术,但是有技术进步。O-LED是未来一个技术的方向,大家都希望它能够在我们产品,在消费中间来取得应用,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LCD和PDP的快速进步,更大程度的抑制了O-LED的发展。我认为最终是怎么样让它便宜,让消费者体验。3D,我认为是在LCD和PDP基础上新的运用,是一个新型的显示技术,是在原有显示技术基础上的一个体现,我认为它会代表我们未来消费者的一个诉求,也能代表未来在现有的应用基础上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大家说O-LED未来是一个方向,但是客观来讲,到现在为止,至少站在我这个角度,对未来显示技术的一个方向,我认为还不能说得太清楚,但是3D肯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现在LCD和PDP技术进步也非常快,但是O-LED现在的技术还没有市场化,离市场化还有距离,究其原因是因为成本太高,但是LCD、PDP、LED的技术进步可以拉近和O-LED之间的距离,包括做得更薄,更节能,成本做得更便宜,这样就会对未来的整个显示技术产生影响。3D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代表了新型显示技术的一个方向,LED、PDP技术还会快速进步,O-LED的市场化还有相当长一个过程。谢谢。
郎永淳:谢谢林总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解释了三项技术,三项技术在目前的阶段都会齐头并进,未来最终的发展方向是3D。我不知道喻总认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
喻亮星:我赞同林总的观点。我们现在可以看一下,当前这几种技术发展的状况,LED从大的显示范围来看,可以看到外面很多的显示屏,另外就是LED的背光,这是跟电视非常接近的一种产品。从大的显示来看,LED离电视还很早,但是从背光来讲是一种代表,是一种技术的进步,而且是未来呈现一个快速发展的状况,但不是真正的LED显示的技术。O-LED来讲,现在的状况还是在小程度的应用范围内,还会有很长的时间,是未来一个发展的方向,但是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即使今天我们讨论的是3D电视,但是3D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医疗、军事各个方面都应用得非常多了,3D从现在来看,跟我们的电视是非常接近的,而且是属于快速发展的一个状况,这是我们看到的现状。
回顾以前的这几种显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看到CRT、背投影、平板电视,为什么CRT、背投影在这么短的时间被平板电视取代,这是有内在的规律的,一种新的技的出现能不能发展,最关键还是取决于产业化的程度和消费需求的程度,消费者有需求,技术能进步,产业能够快速的产业化,这才能真正的决定显示技术能不能在未来形成一种主流或者是趋势。我的结论是,消费需求和产业化的程度是决定了显示技术未来发展能不能成为主流的关键因素。
郎永淳:两个关键因素都非常明确,通过对这两个关键因素的把握,通过对未来发展方向科学的研判,我相信我们厂家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一定会努力把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做到质量最好,技术最新,价格最优,但是普通消费者关注的还是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怎么样把成本降低,能够让消费者接受他。
我们在现场做一个答题,请现场的嘉宾在题板上写上58寸3D电视最实惠的价格,您认为是多少?
嘉宾们已经非常迅速的写出来了,唐斌:他心里的价位是28888元,李总工程师是直接降了两万元,PDP58寸3D电视8500元,陆秘书长从电子商会的角度更是代表了消费者的利益,8000元。
陆刃波:解释一下,如果我是长虹老总,如果要推出PDP3D电视的话,我就推8000元人民币,用这个蓝海来普及。
郎永淳:如果长虹以8000元的价格来推,我们看一看林总的价位。林总写的是大于18000元每台。大家注意一下,还有一个等于,这和消费者的希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当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技术的进步,可能很快就可以弥补这样的一个分歧。安在根专务写的是58寸3D22000人民币,这看出韩国品牌和中国自主品牌之间的差距了。徐明总经理写的是25000元—30000元之间,林总和徐总就有差距了。喻亮星总经理写的是26999元,未来发展降到14999元。大概什么时间内完成下降的幅度。
喻亮星:刚刚上市的时候大概是在26000—30000之间比较合适,随着市场的发展,我觉得到明年春节的时候这个价格会对消费者比较具有杀伤力。
郎永淳:经销商代表胡总经理,23999元。最低是陆刃波秘书长8000元,代表着消费者的利益,但是实际上现实是不太可能的,大家基本上都是18000元以上。两位怎么看待这个价格。有请林总和徐总。
徐明:现在是刚开始上市,成本都有一个降低的过程,当然我想这个价格是比较高一点,但是就LCD来讲,58寸的价格还是要低,现在LED55寸已经超过这个价格了,现在家庭的客厅比较大,等离子58寸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现在技术发展非常快,可能两三年就会降到喻总和陆秘书长讲的水平。
林茂祥:大家看到我这个价格,为什么我写大于、等于18000元,有几个考虑。现在价格肯定不止这个价格,应该比这个高,应该在两万多,但是我希望未来会把成本压缩下去,这是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的工作,包括整机,包括面板,也包括眼镜等等,我希望以尽快的速度作这个价格,我不填这个价格可能会觉得没有高的目标,所以我填这样一个高的目标。
郎永淳:您18000元的价格大概希望是几个月或者是几十个月来完成?
徐明:林总写这个价格对我们提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还是希望今年春节的时候大家能看到这个价格。
郎永淳:争取在春节的时候能够以I18000元的价格来买一台3D电视。接下来我要代表消费者来问,如果我现在就想买一台3D电视,怎么样才能淘到最好的3D电视。
徐明:我们把3D作为长虹的发展战略,从整个产品规划,不管是LED、PDP都会有很多的系列投放市场,现在PDP50寸马上会投放市场,有很多的系列供消费者选择。第二,买电视不止是买电视,长虹还有内容的支撑,我们的网络内容也能提供支撑,消费者到我们的网络上能看3D的节目。我希望消费者买产品还要看有没有后台和内容的支撑,长虹这一点跟其他公司相比是做得比较好的。
郎永淳:基于对三网融合大趋势的判断,也指出了长虹的优势。我们有请胡佑明。
胡佑明:作为消费者要买电视的话,肯定要从几个方面来做选择,首先是性价比,第二是买差异化。等离子时间看长了以后,光比液晶要柔和一些,会保护眼睛,第二是层次感比较强,色彩比较好。消费者有时候到我们卖场来,看到电视的展示的时候,不懂的消费者选择了液晶,因为我们卖场都是40瓦的日光灯,非常亮,液晶也非常亮,液晶静态的画面比较多一些,消费者觉得吸引眼球。但是我们在电视里面看电视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开灯的,等离子柔和的光线正好适合我们在家里使用,看运动的画面来说等离子是更好。所以我首先选择等离子。第二是选择差异化,现在3D长虹已经推出来了,其他的品牌也逐渐推出来了,3D电视选择的消费者不多,但是知道的很多,如果同事、亲戚到我家里来看,看到我使用的是3D,有一定的差异化。刚才说到3D片源的问题,我认为片源的多和少也不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要少一些,但是电视可以转换,我听说可以转换成正常的收视,需要看3D的时候配上眼镜,朋友来了之后看看立体的,不需要的时候就看正常的电视节目,所以买3D是我们目前一个选择。第三是等离子现在做3D性价比比较高一些,成本也低一些,在价格上现在买要优惠多了。我要选择一个大的,放在客厅里面比较好使用,长虹欧宝丽58寸的3D电视就是我现在最好的选择。谢谢大家!
郎永淳:谢谢两位,两位从非常专业的角度替消费者着想,为我们能淘到好的3D电视做了规划,3D电视可以向下兼容,没有3D片源可以看2D,刚才安专务提到22000元的标准,林总提出了18000元的目标,消费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当然更希望在明年春节的时候见到18000元的3D电视。通过刚才各位专家详细的介绍和阐述,无论对于媒体来讲,对于消费者里讲,对于3D电视终于有了一个全新的理性的认识,能够慧眼识3D了,我们有了一个基本的共识,2010年作为中国3D电视的元年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已经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3D电视也已经具备了未来市场去推广,市场去普及的基本的条件,并且已经开始逐渐的走进寻常百姓家。虽然现在2%的人愿意去购买,但是未来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再一次感谢各位专家的讨论,本次中国3D电视产业发展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聆听,再见!
郎永淳:因为PDP可以达到480Hz以上,所以更适合来做3D。唐斌是不是认可这样的观点?
唐斌:刚才徐总从技术指标的程度,把PDP对于3D显示的一些特性和优势讲得非常清楚了,从技术角度来讲,我非常同意徐总的观点。但是在这个地方我更愿意从另外的角度来解读什么是最适合3D的显示技术。上午林总在他的演讲中也提到了,3D其实是区别于原有的二维显示的划时代的显示信息时代,在我们现有二维技术显示里面,无论是CCFL、LED或者PDP,都是实现二维的一种方式而已,今天我们要考虑3D是不是要给人类带来原有的二维时代完全不一样的信息获取,或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我们要回到本源上来看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谈3D电视这个命题,到底是不是需要的,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谈。第一个问题,3D信息时代是不是有别于我们原有的2D的信息时代,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其实从人类的信息发展,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图象、到高清到现在,人类都是依托于科技的发展不断的满足自己还原真实沟通的需求,3D来讲,我们认为3D是满足和还原人类真实信息沟通的一种必要手段,我们称为3D信息时代,今天早上林总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今天林总讲的观点站在厂商的角度他是一个蓝海,我们站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它确实是我们老百姓需要的,围绕着相关的技术、相关的发展必然会涌现。
第二个观点,大家其实很多的媒体朋友会关注,今天我们在谈3D电视是不是在透支概念,是不是用科技的噱头让老百姓多掏钱,大家可能有这样一个疑问,在这里来讲,通过我们对3D发展历史的沿革来解析这个问题。其实在人类的发展中一共经历了三次3D发展的产业***,第一次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3D影像的使用者和采用者是英国的贵族,主要是利用机械、光学、化学进行享受,是效果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了第二个***,是中产阶级参与了使用过程当中,我们更多的是运用了电子技术,当然成本比第一个时代是大幅度下降了,所以普及范围更大了。今天我们讨论是不是3D时代来了,我们把3D作为蓝海或者作为未来消费的趋向式判断,我们要想说这股浪潮会不会反复。到目前为止我们是一个经济全球的时代,我们经过了大量信息的普及之后,人类获取影像的成本和方式比以前更低廉更容易,拥有了更大的消费人群,在这个阶段来讲,除了我们上述的机械、光学、化学以及电子,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数字技术,三网融合给我们这个立体时代的来临和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不可回避有一个问题,当《阿凡达》出现的时候,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说《阿凡达》很好,这是因为我们这一波的消费者对于立体影像并没有经历历史上的第一波和第二波,中间差不多有一百年,现有的消费者对立体影像的消费需要正确的引导,厂商也有责任把好的技术和产品贡献给我们消费者,从而引领3D时代的来临。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立体电视是实现立体信息交互的重要手段和载体。第二,由于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来临,我们3D产品已经走到了成熟的阶段,当然也会有不断的技术和产品的更新。对于技术发展来讲,刚才徐总和林总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谢谢大家!
郎永淳:谢谢唐斌秘书长,他从历史的沿革,3D的三次发展,3D生产厂家怎么引领普通消费者进入3D信息消费时代进行了阐述。我有一个个人的感受和经历,2000年我买了一台CRT的索尼的电视机,一直等了十年才换了一个奥维液晶电视机,现在又有了3D电视,我们很想知道未来是谁主导,电视机作为一个大件作为一个家庭更换起来并不是非常的容易。有请喻总和林总预测一下谁会主宰接下来下一代的显示技术。
林茂祥:这个题目我觉得提得非常好,把所有的先进技术都讲到了。LED今天上午做了一个表述,不是一个新的技术,最直接的表现特征可能表现成了做得比较薄了,比较节能,这是它的特征,我认为LCD在现阶段来讲不是新型的显示技术,但是有技术进步。O-LED是未来一个技术的方向,大家都希望它能够在我们产品,在消费中间来取得应用,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LCD和PDP的快速进步,更大程度的抑制了O-LED的发展。我认为最终是怎么样让它便宜,让消费者体验。3D,我认为是在LCD和PDP基础上新的运用,是一个新型的显示技术,是在原有显示技术基础上的一个体现,我认为它会代表我们未来消费者的一个诉求,也能代表未来在现有的应用基础上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大家说O-LED未来是一个方向,但是客观来讲,到现在为止,至少站在我这个角度,对未来显示技术的一个方向,我认为还不能说得太清楚,但是3D肯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现在LCD和PDP技术进步也非常快,但是O-LED现在的技术还没有市场化,离市场化还有距离,究其原因是因为成本太高,但是LCD、PDP、LED的技术进步可以拉近和O-LED之间的距离,包括做得更薄,更节能,成本做得更便宜,这样就会对未来的整个显示技术产生影响。3D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代表了新型显示技术的一个方向,LED、PDP技术还会快速进步,O-LED的市场化还有相当长一个过程。谢谢。
郎永淳:谢谢林总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解释了三项技术,三项技术在目前的阶段都会齐头并进,未来最终的发展方向是3D。我不知道喻总认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
喻亮星:我赞同林总的观点。我们现在可以看一下,当前这几种技术发展的状况,LED从大的显示范围来看,可以看到外面很多的显示屏,另外就是LED的背光,这是跟电视非常接近的一种产品。从大的显示来看,LED离电视还很早,但是从背光来讲是一种代表,是一种技术的进步,而且是未来呈现一个快速发展的状况,但不是真正的LED显示的技术。O-LED来讲,现在的状况还是在小程度的应用范围内,还会有很长的时间,是未来一个发展的方向,但是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即使今天我们讨论的是3D电视,但是3D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医疗、军事各个方面都应用得非常多了,3D从现在来看,跟我们的电视是非常接近的,而且是属于快速发展的一个状况,这是我们看到的现状。
回顾以前的这几种显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看到CRT、背投影、平板电视,为什么CRT、背投影在这么短的时间被平板电视取代,这是有内在的规律的,一种新的技的出现能不能发展,最关键还是取决于产业化的程度和消费需求的程度,消费者有需求,技术能进步,产业能够快速的产业化,这才能真正的决定显示技术能不能在未来形成一种主流或者是趋势。我的结论是,消费需求和产业化的程度是决定了显示技术未来发展能不能成为主流的关键因素。
郎永淳:两个关键因素都非常明确,通过对这两个关键因素的把握,通过对未来发展方向科学的研判,我相信我们厂家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一定会努力把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做到质量最好,技术最新,价格最优,但是普通消费者关注的还是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怎么样把成本降低,能够让消费者接受他。
我们在现场做一个答题,请现场的嘉宾在题板上写上58寸3D电视最实惠的价格,您认为是多少?
嘉宾们已经非常迅速的写出来了,唐斌:他心里的价位是28888元,李总工程师是直接降了两万元,PDP58寸3D电视8500元,陆秘书长从电子商会的角度更是代表了消费者的利益,8000元。
陆刃波:解释一下,如果我是长虹老总,如果要推出PDP3D电视的话,我就推8000元人民币,用这个蓝海来普及。
郎永淳:如果长虹以8000元的价格来推,我们看一看林总的价位。林总写的是大于18000元每台。大家注意一下,还有一个等于,这和消费者的希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当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技术的进步,可能很快就可以弥补这样的一个分歧。安在根专务写的是58寸3D22000人民币,这看出韩国品牌和中国自主品牌之间的差距了。徐明总经理写的是25000元—30000元之间,林总和徐总就有差距了。喻亮星总经理写的是26999元,未来发展降到14999元。大概什么时间内完成下降的幅度。
喻亮星:刚刚上市的时候大概是在26000—30000之间比较合适,随着市场的发展,我觉得到明年春节的时候这个价格会对消费者比较具有杀伤力。
郎永淳:经销商代表胡总经理,23999元。最低是陆刃波秘书长8000元,代表着消费者的利益,但是实际上现实是不太可能的,大家基本上都是18000元以上。两位怎么看待这个价格。有请林总和徐总。
徐明:现在是刚开始上市,成本都有一个降低的过程,当然我想这个价格是比较高一点,但是就LCD来讲,58寸的价格还是要低,现在LED55寸已经超过这个价格了,现在家庭的客厅比较大,等离子58寸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现在技术发展非常快,可能两三年就会降到喻总和陆秘书长讲的水平。
林茂祥:大家看到我这个价格,为什么我写大于、等于18000元,有几个考虑。现在价格肯定不止这个价格,应该比这个高,应该在两万多,但是我希望未来会把成本压缩下去,这是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的工作,包括整机,包括面板,也包括眼镜等等,我希望以尽快的速度作这个价格,我不填这个价格可能会觉得没有高的目标,所以我填这样一个高的目标。
郎永淳:您18000元的价格大概希望是几个月或者是几十个月来完成?
徐明:林总写这个价格对我们提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还是希望今年春节的时候大家能看到这个价格。
郎永淳:争取在春节的时候能够以I18000元的价格来买一台3D电视。接下来我要代表消费者来问,如果我现在就想买一台3D电视,怎么样才能淘到最好的3D电视。
徐明:我们把3D作为长虹的发展战略,从整个产品规划,不管是LED、PDP都会有很多的系列投放市场,现在PDP50寸马上会投放市场,有很多的系列供消费者选择。第二,买电视不止是买电视,长虹还有内容的支撑,我们的网络内容也能提供支撑,消费者到我们的网络上能看3D的节目。我希望消费者买产品还要看有没有后台和内容的支撑,长虹这一点跟其他公司相比是做得比较好的。
郎永淳:基于对三网融合大趋势的判断,也指出了长虹的优势。我们有请胡佑明。
胡佑明:作为消费者要买电视的话,肯定要从几个方面来做选择,首先是性价比,第二是买差异化。等离子时间看长了以后,光比液晶要柔和一些,会保护眼睛,第二是层次感比较强,色彩比较好。消费者有时候到我们卖场来,看到电视的展示的时候,不懂的消费者选择了液晶,因为我们卖场都是40瓦的日光灯,非常亮,液晶也非常亮,液晶静态的画面比较多一些,消费者觉得吸引眼球。但是我们在电视里面看电视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开灯的,等离子柔和的光线正好适合我们在家里使用,看运动的画面来说等离子是更好。所以我首先选择等离子。第二是选择差异化,现在3D长虹已经推出来了,其他的品牌也逐渐推出来了,3D电视选择的消费者不多,但是知道的很多,如果同事、亲戚到我家里来看,看到我使用的是3D,有一定的差异化。刚才说到3D片源的问题,我认为片源的多和少也不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要少一些,但是电视可以转换,我听说可以转换成正常的收视,需要看3D的时候配上眼镜,朋友来了之后看看立体的,不需要的时候就看正常的电视节目,所以买3D是我们目前一个选择。第三是等离子现在做3D性价比比较高一些,成本也低一些,在价格上现在买要优惠多了。我要选择一个大的,放在客厅里面比较好使用,长虹欧宝丽58寸的3D电视就是我现在最好的选择。谢谢大家!
郎永淳:谢谢两位,两位从非常专业的角度替消费者着想,为我们能淘到好的3D电视做了规划,3D电视可以向下兼容,没有3D片源可以看2D,刚才安专务提到22000元的标准,林总提出了18000元的目标,消费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当然更希望在明年春节的时候见到18000元的3D电视。通过刚才各位专家详细的介绍和阐述,无论对于媒体来讲,对于消费者里讲,对于3D电视终于有了一个全新的理性的认识,能够慧眼识3D了,我们有了一个基本的共识,2010年作为中国3D电视的元年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已经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3D电视也已经具备了未来市场去推广,市场去普及的基本的条件,并且已经开始逐渐的走进寻常百姓家。虽然现在2%的人愿意去购买,但是未来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再一次感谢各位专家的讨论,本次中国3D电视产业发展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聆听,再见!
郎永淳:因为PDP可以达到480Hz以上,所以更适合来做3D。唐斌是不是认可这样的观点?
唐斌:刚才徐总从技术指标的程度,把PDP对于3D显示的一些特性和优势讲得非常清楚了,从技术角度来讲,我非常同意徐总的观点。但是在这个地方我更愿意从另外的角度来解读什么是最适合3D的显示技术。上午林总在他的演讲中也提到了,3D其实是区别于原有的二维显示的划时代的显示信息时代,在我们现有二维技术显示里面,无论是CCFL、LED或者PDP,都是实现二维的一种方式而已,今天我们要考虑3D是不是要给人类带来原有的二维时代完全不一样的信息获取,或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我们要回到本源上来看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谈3D电视这个命题,到底是不是需要的,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谈。第一个问题,3D信息时代是不是有别于我们原有的2D的信息时代,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其实从人类的信息发展,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图象、到高清到现在,人类都是依托于科技的发展不断的满足自己还原真实沟通的需求,3D来讲,我们认为3D是满足和还原人类真实信息沟通的一种必要手段,我们称为3D信息时代,今天早上林总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今天林总讲的观点站在厂商的角度他是一个蓝海,我们站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它确实是我们老百姓需要的,围绕着相关的技术、相关的发展必然会涌现。
第二个观点,大家其实很多的媒体朋友会关注,今天我们在谈3D电视是不是在透支概念,是不是用科技的噱头让老百姓多掏钱,大家可能有这样一个疑问,在这里来讲,通过我们对3D发展历史的沿革来解析这个问题。其实在人类的发展中一共经历了三次3D发展的产业***,第一次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3D影像的使用者和采用者是英国的贵族,主要是利用机械、光学、化学进行享受,是效果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了第二个***,是中产阶级参与了使用过程当中,我们更多的是运用了电子技术,当然成本比第一个时代是大幅度下降了,所以普及范围更大了。今天我们讨论是不是3D时代来了,我们把3D作为蓝海或者作为未来消费的趋向式判断,我们要想说这股浪潮会不会反复。到目前为止我们是一个经济全球的时代,我们经过了大量信息的普及之后,人类获取影像的成本和方式比以前更低廉更容易,拥有了更大的消费人群,在这个阶段来讲,除了我们上述的机械、光学、化学以及电子,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数字技术,三网融合给我们这个立体时代的来临和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不可回避有一个问题,当《阿凡达》出现的时候,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说《阿凡达》很好,这是因为我们这一波的消费者对于立体影像并没有经历历史上的第一波和第二波,中间差不多有一百年,现有的消费者对立体影像的消费需要正确的引导,厂商也有责任把好的技术和产品贡献给我们消费者,从而引领3D时代的来临。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立体电视是实现立体信息交互的重要手段和载体。第二,由于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来临,我们3D产品已经走到了成熟的阶段,当然也会有不断的技术和产品的更新。对于技术发展来讲,刚才徐总和林总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谢谢大家!
郎永淳:谢谢唐斌秘书长,他从历史的沿革,3D的三次发展,3D生产厂家怎么引领普通消费者进入3D信息消费时代进行了阐述。我有一个个人的感受和经历,2000年我买了一台CRT的索尼的电视机,一直等了十年才换了一个奥维液晶电视机,现在又有了3D电视,我们很想知道未来是谁主导,电视机作为一个大件作为一个家庭更换起来并不是非常的容易。有请喻总和林总预测一下谁会主宰接下来下一代的显示技术。
林茂祥:这个题目我觉得提得非常好,把所有的先进技术都讲到了。LED今天上午做了一个表述,不是一个新的技术,最直接的表现特征可能表现成了做得比较薄了,比较节能,这是它的特征,我认为LCD在现阶段来讲不是新型的显示技术,但是有技术进步。O-LED是未来一个技术的方向,大家都希望它能够在我们产品,在消费中间来取得应用,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LCD和PDP的快速进步,更大程度的抑制了O-LED的发展。我认为最终是怎么样让它便宜,让消费者体验。3D,我认为是在LCD和PDP基础上新的运用,是一个新型的显示技术,是在原有显示技术基础上的一个体现,我认为它会代表我们未来消费者的一个诉求,也能代表未来在现有的应用基础上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大家说O-LED未来是一个方向,但是客观来讲,到现在为止,至少站在我这个角度,对未来显示技术的一个方向,我认为还不能说得太清楚,但是3D肯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现在LCD和PDP技术进步也非常快,但是O-LED现在的技术还没有市场化,离市场化还有距离,究其原因是因为成本太高,但是LCD、PDP、LED的技术进步可以拉近和O-LED之间的距离,包括做得更薄,更节能,成本做得更便宜,这样就会对未来的整个显示技术产生影响。3D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代表了新型显示技术的一个方向,LED、PDP技术还会快速进步,O-LED的市场化还有相当长一个过程。谢谢。
郎永淳:谢谢林总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解释了三项技术,三项技术在目前的阶段都会齐头并进,未来最终的发展方向是3D。我不知道喻总认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
喻亮星:我赞同林总的观点。我们现在可以看一下,当前这几种技术发展的状况,LED从大的显示范围来看,可以看到外面很多的显示屏,另外就是LED的背光,这是跟电视非常接近的一种产品。从大的显示来看,LED离电视还很早,但是从背光来讲是一种代表,是一种技术的进步,而且是未来呈现一个快速发展的状况,但不是真正的LED显示的技术。O-LED来讲,现在的状况还是在小程度的应用范围内,还会有很长的时间,是未来一个发展的方向,但是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即使今天我们讨论的是3D电视,但是3D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医疗、军事各个方面都应用得非常多了,3D从现在来看,跟我们的电视是非常接近的,而且是属于快速发展的一个状况,这是我们看到的现状。
回顾以前的这几种显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看到CRT、背投影、平板电视,为什么CRT、背投影在这么短的时间被平板电视取代,这是有内在的规律的,一种新的技的出现能不能发展,最关键还是取决于产业化的程度和消费需求的程度,消费者有需求,技术能进步,产业能够快速的产业化,这才能真正的决定显示技术能不能在未来形成一种主流或者是趋势。我的结论是,消费需求和产业化的程度是决定了显示技术未来发展能不能成为主流的关键因素。
郎永淳:两个关键因素都非常明确,通过对这两个关键因素的把握,通过对未来发展方向科学的研判,我相信我们厂家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一定会努力把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做到质量最好,技术最新,价格最优,但是普通消费者关注的还是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怎么样把成本降低,能够让消费者接受他。
我们在现场做一个答题,请现场的嘉宾在题板上写上58寸3D电视最实惠的价格,您认为是多少?
嘉宾们已经非常迅速的写出来了,唐斌:他心里的价位是28888元,李总工程师是直接降了两万元,PDP58寸3D电视8500元,陆秘书长从电子商会的角度更是代表了消费者的利益,8000元。
陆刃波:解释一下,如果我是长虹老总,如果要推出PDP3D电视的话,我就推8000元人民币,用这个蓝海来普及。
郎永淳:如果长虹以8000元的价格来推,我们看一看林总的价位。林总写的是大于18000元每台。大家注意一下,还有一个等于,这和消费者的希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当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技术的进步,可能很快就可以弥补这样的一个分歧。安在根专务写的是58寸3D22000人民币,这看出韩国品牌和中国自主品牌之间的差距了。徐明总经理写的是25000元—30000元之间,林总和徐总就有差距了。喻亮星总经理写的是26999元,未来发展降到14999元。大概什么时间内完成下降的幅度。
喻亮星:刚刚上市的时候大概是在26000—30000之间比较合适,随着市场的发展,我觉得到明年春节的时候这个价格会对消费者比较具有杀伤力。
郎永淳:经销商代表胡总经理,23999元。最低是陆刃波秘书长8000元,代表着消费者的利益,但是实际上现实是不太可能的,大家基本上都是18000元以上。两位怎么看待这个价格。有请林总和徐总。
徐明:现在是刚开始上市,成本都有一个降低的过程,当然我想这个价格是比较高一点,但是就LCD来讲,58寸的价格还是要低,现在LED55寸已经超过这个价格了,现在家庭的客厅比较大,等离子58寸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现在技术发展非常快,可能两三年就会降到喻总和陆秘书长讲的水平。
林茂祥:大家看到我这个价格,为什么我写大于、等于18000元,有几个考虑。现在价格肯定不止这个价格,应该比这个高,应该在两万多,但是我希望未来会把成本压缩下去,这是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的工作,包括整机,包括面板,也包括眼镜等等,我希望以尽快的速度作这个价格,我不填这个价格可能会觉得没有高的目标,所以我填这样一个高的目标。
郎永淳:您18000元的价格大概希望是几个月或者是几十个月来完成?
徐明:林总写这个价格对我们提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还是希望今年春节的时候大家能看到这个价格。
郎永淳:争取在春节的时候能够以I18000元的价格来买一台3D电视。接下来我要代表消费者来问,如果我现在就想买一台3D电视,怎么样才能淘到最好的3D电视。
徐明:我们把3D作为长虹的发展战略,从整个产品规划,不管是LED、PDP都会有很多的系列投放市场,现在PDP50寸马上会投放市场,有很多的系列供消费者选择。第二,买电视不止是买电视,长虹还有内容的支撑,我们的网络内容也能提供支撑,消费者到我们的网络上能看3D的节目。我希望消费者买产品还要看有没有后台和内容的支撑,长虹这一点跟其他公司相比是做得比较好的。
郎永淳:基于对三网融合大趋势的判断,也指出了长虹的优势。我们有请胡佑明。
胡佑明:作为消费者要买电视的话,肯定要从几个方面来做选择,首先是性价比,第二是买差异化。等离子时间看长了以后,光比液晶要柔和一些,会保护眼睛,第二是层次感比较强,色彩比较好。消费者有时候到我们卖场来,看到电视的展示的时候,不懂的消费者选择了液晶,因为我们卖场都是40瓦的日光灯,非常亮,液晶也非常亮,液晶静态的画面比较多一些,消费者觉得吸引眼球。但是我们在电视里面看电视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开灯的,等离子柔和的光线正好适合我们在家里使用,看运动的画面来说等离子是更好。所以我首先选择等离子。第二是选择差异化,现在3D长虹已经推出来了,其他的品牌也逐渐推出来了,3D电视选择的消费者不多,但是知道的很多,如果同事、亲戚到我家里来看,看到我使用的是3D,有一定的差异化。刚才说到3D片源的问题,我认为片源的多和少也不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要少一些,但是电视可以转换,我听说可以转换成正常的收视,需要看3D的时候配上眼镜,朋友来了之后看看立体的,不需要的时候就看正常的电视节目,所以买3D是我们目前一个选择。第三是等离子现在做3D性价比比较高一些,成本也低一些,在价格上现在买要优惠多了。我要选择一个大的,放在客厅里面比较好使用,长虹欧宝丽58寸的3D电视就是我现在最好的选择。谢谢大家!
郎永淳:谢谢两位,两位从非常专业的角度替消费者着想,为我们能淘到好的3D电视做了规划,3D电视可以向下兼容,没有3D片源可以看2D,刚才安专务提到22000元的标准,林总提出了18000元的目标,消费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当然更希望在明年春节的时候见到18000元的3D电视。通过刚才各位专家详细的介绍和阐述,无论对于媒体来讲,对于消费者里讲,对于3D电视终于有了一个全新的理性的认识,能够慧眼识3D了,我们有了一个基本的共识,2010年作为中国3D电视的元年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已经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3D电视也已经具备了未来市场去推广,市场去普及的基本的条件,并且已经开始逐渐的走进寻常百姓家。虽然现在2%的人愿意去购买,但是未来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再一次感谢各位专家的讨论,本次中国3D电视产业发展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聆听,再见!
来源:3D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