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3D打印到大数据 服装业或迎巨变

[复制链接]

9210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内部人员

Rank: 7Rank: 7Rank: 7

纳金币
12582
精华
186

活跃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09:31: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年来,服装业的日子过得有些艰难。这种艰难有着很现实的原因:用工和原料成本高、竞争环境恶劣等等,其中最大的制约来自需求的不足。挖掘潜力市场,重建消费连接,成为当前服装企业转型的不二法则。
  对于日前纺织服装业内日渐火爆的3d打印技术,爱慕集团董事长张荣明表示,在不久将来,3D打印技术泳装和内衣将面向市场,满足各类需求。这些类似3D打印的有益尝试更是见证了行业转型的铿锵步伐。
  “除了3D打印,当下最热的‘大数据’,同样可以做衣服。”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说,“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出消费者更喜欢哪种颜色,哪种款式更容易被售出等,并以此设计出与市场更贴近的服装,全面提升供应链的效率。”
  当前,爱慕、欧迪芬等内衣品牌已经开始对消费者体型数据积累和应用,并建立了人体体型研究数据库,剪裁出更适合中国人的内衣。同样,歌力思、例外等服装品牌也在开发自己的用户数据,在与用户的沟通中找到品牌发展的新方向。
  挖掘潜力市场,并不限于新技术。一些新理念同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期,“柔性供应链”这个词开始在服装业流行起来。所谓柔性供应链,是指服装企业不再只专注于制作服装本身,还包括一整套个性化定制服务。
  对此,北京男装制造企业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的感受颇深。“不是市场不好就不消费了,关键是如何创造人们更需要的东西。我们不仅做服装,更要提供衣着服务,甚至去管理客户的衣橱。”夏华说,依文针对每一个消费者开启了专属服务,从为衣着搭配相应的饰品,到个性化定制,还配以衣橱管家来负责服饰搭配,服务方式的转变让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需求逐步释放,也让很多像依文一样的企业销售额屡创新高。
  不久前,中国服装协会将2014中国非凡商业推动奖颁给了北京一家新的商场--侨福芳草地。其原因就是渠道的创新。“当前国内商场多是扮演‘房东’,将店铺租给品牌,展示服装有余,个性化配给不足。”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说,侨福芳草地则借鉴了国外商场的“买手式”策略。买手通过对流行趋势、面料等的筛选,让商场里的服装更对接消费者需求,使营销手段更加多元化。
  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一个技术革新,迎来的或将是一轮脱胎换骨般的巨变;一个服务模式的转变,未来也许惠及千万产业。从服装业的这些“新鲜事”可看出,当前经济,“多米诺”骨牌效应正蓄势待发。
  延伸看台:
  3D打印技术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这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
  事实上,3D打印技术是一个舶来品,发端于美国,随后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资料显示,在美国,3D打印技术已经初步产业化。目前全球有两家3D打印机制造巨头,分别为Stratasys和3DSystems,均在纳斯达克上市,2011年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亿美元和2.9亿美元。而另一家3D打印服务企业——Shapeways已拥有15万个会员及超过6000个用户,已为顾客打印过上百万件产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5-7-20 01:15 , Processed in 0.23579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