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1-9-15
- 注册时间
- 2011-7-1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50625
  
- 纳金币
- 53202
- 精华
- 32
|
主持人:始于1951年的柏林电影节个性鲜明,艺术电影被视为其最重要的标签之一。这里,艺术被认为没有禁忌。所以,2011年德国大导演维姆·文德斯选择将他关于舞蹈的3D纪录片《皮娜》在此首映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今天,我们也将借助这个平台来谈论电影圈里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3D电影。在未来,3D电影技术是电影人的必修课,还是昙花一现呢? 解说:柏林电影节期间举办的欧洲电影市场是世界最大且重要的电影集市之一。今年的电影市场上,电影版权供货商、经销商和买家们仍在就这个话题进行热烈讨论。 贝基·普罗布斯特是电影节欧洲电影市场的负责人,是柏林电影节筹委会成员,也是瑞士一家影视集团公司的合伙人。深谙电影行业的普罗布斯特和记者谈起了评判电影的标准。 同期:电影节欧洲电影市场负责人 贝基·普罗布斯特 我还是老生常谈。这取决于这是什么样的3D。 3D能带来彻底的改变将流失的观众重新拉回到电影院里么?我保持怀疑态度。或许是我自己太老土了,我依旧认为观众愿意去电影院看电影是因为电影本身很棒,他们不会在意电影是2D还是3D。 解说:在熙来攘往的电影市场大厅,3D电影海报随处可见。德国本土影视公司索拉传媒经理培尔·朗厄兰告诉记者,他们有3个3D电影项目。她相信这些影片销路会不错。 同期:索拉传媒经理 培尔·朗厄兰 我想3D是和主流商业大片竞争的好手段。很明显我们的预算没有那些大片高,但是我们在电影院呈献给观众的观影效果可能还更好。如果家人一起去看电影,他们会感叹,啊,3D的影片。无论他是丹麦人、德国人、法国人,他都会觉得影片效果不错。 解说:柏林电影节论坛会场,讨论如火如荼。今天的主题是:“浮华过后——3D电影的未来”。电影人和3D技术研发人员讨论:为什么导演需要应用3D技术来呈现他们的故事。 同期:论坛嘉宾 鲍勃·梅森 几乎所有的导演热衷于3D技术都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认为3D不是噱头而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段可以吸引观众,你可以去问问观众,我们可以暂时搁置对它的争议,用2小时去电影院里欣赏电影,你会沉浸其中。 解说: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美国梦工厂带来了3D动画电影《克鲁德一家》。影片讲述在石器时代的克鲁德一家对抗大自然的奇幻、冒险旅程。 同期:观众 特斯莎·瑞恩 我不常看3D电影,因为非常贵。如果我去看,那一定是影片本身非常棒。对一些题材的影片,3D技术确实能够锦上添花,我也越来越喜欢这种影片。开始,我对3D影片还是心存疑虑,后来我明白还是影片内容本身更重要。就动画题材来说,3D效果都不错,但3D并一定适合所有影片。 解说:比普通影片高出三分之一的价格并不是3D电影发展面临的唯一问题,3D技术从影院走向家庭也遇到了瓶颈。据统计,欧洲3D家庭娱乐系统的销量很低,而3D高清有线电视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与所有新生事物一样,3D电影人继续前进需要克服困难。不过,观众的期待也很简单:可以为先进的电影技术掏腰包,但需要一个“好故事”。 新华社记者徐然、报道员特蕾西柏林报道。(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