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6-5
- 注册时间
- 2011-12-3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6206
- 纳金币
- 6206
- 精华
- 0
|
最近有消息称央视
3D
电视频道即将开播,但是观众反应良好的国产
3D
佳作始终难觅。反观国外却是
3D
大片连连,而且几乎每部都获得了高额票房收入。这种巨大落差后面的问题是什么?
工程体系不完善是国内
3D
动画的短板
3D
影片在国外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近几年来随着
CG
技术(
纳金网
注:
Computer Graphics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图像设计生产的技术)的迅速发展,
3D
动画开始走向繁荣。
2009
年,迪士尼梦工厂宣布,今后生产的动画片将全部采用数字
3D
格式。
3D
动画产业包括三方面要素:核心技术、专业人员和工程体系。中国的
3D
动画产业也有近
30
年的历史,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核心技术。目前国内从事动画产业的人才过百万,也不缺专业人员。应该说国内
3D
产业落后的局面是工程体系不够完善造成的。(
纳金网
注:工程体系是指将技术实际运用到生产过程中的系统)由于
3D
动画产业是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整个生产流程需要成百上千人的合作,所以工程体系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梦工厂出产的
3D
动画片,就是三四百人合作的结果。
国内的优势在于人才和体制
目前国内
3D
动画产业的从业人员过百万,有
1000
多所大学设有动画专业,即便如此专业人才依然紧缺,市场需求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幸运的是国家显然已经意识到了科技支撑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不久前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最终通过相关文件强调要推动文化科技创新,这给
3D
动画产业的兴起带来了机遇,相比于美国的巨头垄断,中国在这方面的体制优势是能扶持、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不久前在第
14
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上,中科院科学艺术研究中心主创的
3D
动画片《兔子镇的火狐狸》获得优秀动画片奖,并将作为中国
CG
电影的代表出席“巴黎中国电影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