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年终奖:是不能说的秘密吗?

[复制链接]

5472

主题

6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纳金币
76544
精华
23

活跃会员 荣誉管理 突出贡献 优秀版主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0:55: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年终奖的发放到底要不要公开?就这一问题,某论坛年底调查发现:  大多数人支持年终奖发放金额公开化,但仍有一部分人认为年终奖的金额一旦被公开,很难避免员工之间的攀比等不良因素的产生。年终奖发放金额的公开与否,各有其理,并不存在绝对的错与对。
    公开派:堂堂正正的奖金就应公开
    理由一:年终奖是一种特别的激励。
     在职场人眼中,企业发放年终奖是对员工辛苦工作一年的认可,意义重大。没有年终奖是对个人价值的否定,这对个人的打击会很大。网友“小丁当”表示:“公司公开年终奖的发放数目,对于员工不是攀比而是激励。可以让我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公司中所处的位置,如果落后了,来年就应该拿出百分之两百的工作干劲迎头赶上。”
    理由二:发放公开才能体现考核的公正。
     发放年终奖应该做到考核公正,一切按照规章制度来考核,不参杂任何私人关系感情。白领们认为自己能接受能力不同,绩效考评分不同而产生的年终奖差异。如果企业不公开,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后面是否有猫腻。“如果没有问题,为什么不能公开?藏着,大家相互猜测反而会增加同事间的矛盾。”有位网友这样说。
    理由三:保密年终奖并不能阻止员工跳槽之心。
     “工作多年后,我发觉一个现象,企业担心员工之间相互攀比年终奖后,产生不满,而跳槽走人。其实真是铁了心要跳的人,根本不会在意这点年终奖,也不会在意别人比自己拿多或是拿少。”网友“路过有三”这样说。如果说个人在心态上有不平衡的话,这种不平衡也不会上升到成为跳槽的决定因素。相反,如果因为不能公开、公正和透明地发放年终奖,则会积累员工心中的“不公平”指数,总有一天会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保密派:因人而异的奖金应该保密
    理由一:避免引起部分员工的不良情绪。
     对大多数公司而言,年终奖发放的数目是结合员工的个人绩效完成情况来决定的,而每个人对公司的贡献程度大都不同,所以很难在年终奖的数目上达到一个平衡。如果公开年终奖的发放金额,不仅容易让表现突出的员工遭人妒忌,增加团队的不和谐氛围;更有可能促使因员工之间相互攀比而出现的不安定情绪或其它矛盾。
    理由二:尊重员工的个人隐私权。
     年终奖的多少,对一些员工而言,是极其私密的话题,在众人面前讨论自己的年终奖金额就会像给陌生人描述自己的私生活一样不舒服,特别是收入低和绩效平平的员工,公开发放年终奖的做法会使他们在同事面前难堪,而且这部分普通员工又占很大比例,任何一家公司都难以对这些员工的存在无动于衷。所以,从另一方面讲企业应该出于尊重员工的隐私权,而对他们的薪资和奖金加以保密。
    专家解答:
    第一,年终奖的发放是否应当公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低,尤其是企业中是否存在科学的、完善的工作绩效评价制度。
     因为依据客观的绩效评价结果来判断员工对于企业的贡献和价值,并依据这种结果来拉开每一位员工之间的年终奖差距,这是可以为大家所接受的,年终奖的公开不会产生过多的负效应。因此,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较为健全,管理比较规范的较大企业中,至少应当公开年终奖的计算以及发放方案。但是对于具体的个人实得奖金额,则不一定公开宣布,但是应当允许员工私下沟通或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查询和比较。一句话,“程序”较合理的企业应该可以公开程序;程序公正且公开,是员工公平感的重要来源。
    第二,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企业可以以红包的形式发放年终奖而不必公开奖金发放结果。
     这是因为,一方面,在较小的企业中,企业经理人员或老板对于每一位下属员工的业绩、工作表现和能力等等,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和较为全面的感性认识,所以老板对员工的年终奖有着主导权也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较小的企业因为受到资源的限制,毕竟不像较大的企业那样具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或手段,甚至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大可能像大企业那样详细地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年终奖发放方案,这是需要小企业不断完善与修整的。此外,在小企业中,员工往往会倾向于把年终奖看成是老板或经理人员个人对自己的奖赏,而不太会把它看成是一种组织行为,因此,年终奖本身在员工眼里就带有主观的成分,他们也比较能够接受各种可能的结果。
    第三,年终奖的发放是否应当公开,还取决于企业员工对于奖金差距的接受程度。
     在中国目前这种变革时期,不同企业中的员工对于年终奖拉开差距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如果企业既缺乏良好的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又不希望再延续吃大锅饭的做法,那么企业尝试性地以保密的形式确定并发放个人应得的奖金数额。但是在经过一定的阶段之后,企业的管理走上轨道后,应当逐步公开化。3D纳金网www.narkii.co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8

主题

2

听众

3万

积分

资深设计师

Rank: 7Rank: 7Rank: 7

纳金币
32806
精华
12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沙发
发表于 2012-9-5 09:49:10 |只看该作者
不错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5-2-14 01:13 , Processed in 0.07062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