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6-5
- 注册时间
- 2011-12-3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6206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 纳金币
- 6206
- 精华
- 0
|
3D
显示影像最大的特点就是显示逼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电影、电视和电脑游戏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并且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但是目前的
3D
显示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观看后会有头晕和目眩感。一个解决的办法是像电影院一样采用
21
:
9
的显示比例,屏幕尺寸超过
100
英寸(
纳金网注
:
CES
展上的最大尺寸是
152
英寸)而且周围不能有任何参照物。还有就是
3D
片源太少,
3D
文件的格式、压缩方式和存储标准仍未统一。此外
3D
显示对终端设备的要求较高,仍然需要配戴
3D
眼镜。
目前三星、索尼等国外厂家新上市的
3D
液晶电视不仅有功能强大的
3D
显示技术,还可以将传统的
2D
画面通过模式切换转变成
3D
画面显示出来。虽然这种
2D
转
3D
技术的显示效果与真正的
3D
画面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却不失为一个解决目前
3D
片源稀少问题的方法。
现有的
3D
等离子电视产品暂时还不具备
2D
转
3D
模式的应用,这也使其
3D
产品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一些限制。但是由于显示原理的不同,相比液晶电视而言,等离子电视在裸眼
3D
技术上有先天的优势,而
3D
显示技术未来的趋势将是裸眼
3D
(
纳金网注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当初松下
Panasonic
豪赌等离子电视的原因吧)。
目前来看,裸眼
3D
似乎还很遥远,市场上主要的
3D
显示技术是快门式
3D
和偏光式
3D
,两种技术各有优劣。此外
OLED
的
3D
效果也值得期待,据说三星已经出了
OLED
的
3D
手机。在多种技术标准并行的情况下,对地面高清数字广播接收、
HDMI
蓝光播放、
USB
流媒体等多通道
3D
内容的兼容解码就显得特别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