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拜年文化拒绝金钱暴力

[复制链接]
   

671

主题

1

听众

3247

积分

中级设计师

Rank: 5Rank: 5

纳金币
324742
精华
0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2:44: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是一个经济主打社会,也是一个喧嚣浮躁社会,不少人都在财大气粗地浅踏着物资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比如压岁钱逐年攀升,轻则数十上百,多者成千上万,有的家庭孩子轻而易举年关就可混个“身价上万”;压岁钱经济风生水起。富人还可以“扛得起”,普通民众当然“扛不起”。而在这种压岁钱高筑的环境中,人们不得不倾家荡产来维持死要面子活受罪,来延伸血脉亲情、朋友友情,制造者虚假的年关欢乐。一个年关竟然成了“年劫”,这个年过的还有欢乐意义么?



    把压岁钱当成“创收”本身就透支了压岁钱的灵魂。压岁钱的传统含义有两种,一种是当时给孩子点零花钱,让孩子买烟花、爆竹欢乐一回,也可以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等鼓励进步;另一种是驱凶避邪保平安,这种压岁钱既可以是亲戚给孩子的“碎银”,让孩子“悄悄珍藏”,也可以是家长偷偷放在孩子床腿下,用来驱除妖魔、保护平安、富贵。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恰恰说出了压岁钱不在多少在“灵魂”。人们老是惦记压岁钱多少,纯粹是理解错位。



    压岁钱在钱不在“魂”,极容易败坏社会风气。虽然社会拜金云雨潮起潮落,但在亲情领域内还没有彻底溃堤;许多富人在社会上财势压人、放荡不羁;在亲情面前怕引发“四面楚歌”而有所收敛。某些有钱人、虚伪者众亲面前以高额压岁钱显摆身价、讨要尊严,结果把“给不起”穷亲戚折腾的颜面扫地;三下五去二就把纯洁的亲情“链条”腐蚀的“铜锈斑斑”,不可避免放大“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社会悲凉,友情也就不再真情,亲情也就失去了血脉的本真,在得与失的算计放大中,社会风气还能不败坏么?



    压岁钱对孩子并不是“多多益善”,反而“危机四伏”。孩子是初生牛犊,不懂得道德自律和法律坚守,极可能拿钱沉迷网络、游戏赌博、拉帮结派、巨额消费、好逸恶劳、违法乱纪等,好孩子极可能在压岁钱的鼓动中走向负面。压岁钱过多,对孩子具有大范围的“杀伤性”,表面看是“情深意重”,实际是给了一颗“危险炸弹”;压岁钱换来的尊严其实很廉价。从传统伦理和法律角度说,压岁钱权属孩子,如果父母当成“创收”拿走,压岁钱并没有给孩子欢乐和感恩,反而会学习父母变得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矮化父母的尊严和形象,今后还如何教育势如破竹呢?己身不正,难以正人,就是这个道理。



    压岁钱在压岁不再花钱。古时人们用最崭新的银钱给小辈压岁珍藏、纪念,有的压到数十年,有的压到一辈子,有的成了“传家宝”,一点“压岁钱”成为永恒的“感情链”,乡风民俗被压岁钱美德培养淳朴、友爱、温馨、和谐。而今,压岁钱在花钱不在压岁,还有压岁钱的意义么?压岁钱是美德传统,是年文化经典;物以稀为贵,方成经典,物以多为俗,何来经典?压岁钱成为“压人钱”,不能不是对压岁钱的不尊,不能不是破坏经典民俗的金钱暴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4

主题

1

听众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纳金币
43676
精华
4
沙发
发表于 2012-1-30 20:25:4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8

主题

2

听众

3万

积分

资深设计师

Rank: 7Rank: 7Rank: 7

纳金币
32806
精华
12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板凳
发表于 2012-6-16 08:59:09 |只看该作者
。。。。。。。。。。。。永远注重口头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5-2-25 21:41 , Processed in 0.06206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