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6-29
- 注册时间
- 2011-7-1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359
![Rank: 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 纳金币
- 335582
- 精华
- 0
|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以下简称NST
L),包括多家成员单位,作为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其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内权威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收藏和服务中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读者通过网络进行论文查询、图书文献检索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但与此同时,作为公共机构由于其面向公众的特殊特点,其安全隐患备受重视。
应用背景:
NSTL各个成员单位分别在各自单位组建了独立的网络,分别通过光纤连接到NSTL,形成了一个提供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的城域网。NSTL开通了网站服务,实现了国家图书馆、中国教育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总装备部情报所的互联,并在原有文献检索与原文提供的基础上,增加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期刊目次浏览和专家咨询等新的服务。随着中心及各个分中心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用户访问量的激增,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l 网络缺乏层次化保护,无明确的安全分区:现有网络结构混乱,成员单位接入、服务器区的各业务类型全部混在一起,没有进行清晰的层次化划分,这样会造成非常多的越权访问,信息泄密,病毒泛滥等问题;
l 没有有效的入侵防护设施:原系统主要部署了防火墙产品,性能不足、设备老化,不能有效抵御蠕虫、木马、网页篡改、拒绝服务攻击、DDoS等各种新型安全威胁;
l 缺少网络流量分析手段:NSTL中心网络内各种流量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这些混杂的流量中极有可能掺杂有病毒和非业务流量,一旦发生网络事故,无法判断是何种流量或数据包造成的网络问题的出现。
l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整个系统没有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和工具,不能及时定位网络故障,有效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增加网络管理难度。
解决方案:
分析以上需求,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主要缺少主动安全防护以及系统的统一管理,不能及时定位网络故障,有效监控系统运行状况。为此,需要对已有网络系统进行安全加固,提升综合安全防御能力。H3C为用户构建了以防火墙、抗DDoS系统、用户行为监管、入侵防御系统(Ips)、网络安全监控模块等为支撑的端到端的全面安全解决方案。
![]()
首先,对NSTL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分区,针对每个区域设定了不同的安全策略。在NSTL互联网出口部署超万兆防火墙F5000-A5满足大容量数据访问需求;在前台服务区前端部署高端IPS T5000-S3 ,防御外部的入侵和攻击行为,与防火墙协同工作实现2-7层全面安全防御;同时在后台核心交换机中部署SecBlade 防火墙业务模块。通过防火墙和IPS将NSTL内部网、DMZ、前台服务区、后台服务区、互联网等安全区域分隔开,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以实现各区域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安全防护。
其次,针对前、后台服务器区,作为网络中数据交换最频繁、资源最密集的地方,数据中心安全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通过部署高性能核心交换机S9500系列,提供数据链路层的攻击防护;同时在核心交换机上融合各种安全业务板卡, 实现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SecBlade AFC异常流量处理插卡,在不影响正常业务的同时,彻底清除DDoS攻击流量;SecBlade ACG应用控制网关插卡,对网络中的P2P/IM、网络游戏、在线电影、非法网站访问等行为进行精细化识别和控制,并对用户上网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与全面的审计;SecBlade NetStream插卡对网络中的所有业务流量进行精确的检测以及详细的统计。通过SecBlade ACG与NetStream插卡,能够帮助用户全面了解网络应用流量,优化其带宽资源,为网络容量规划、网络应用监控以及故障诊断等提供客观准确的决策依据,实现真正的网络可视化,提高网络整体性能。同时,在后台服务器区和核心交换机上部署SecBlade SSL VPN插卡,有效实现NSTL和9个成员单位的安全互联,提高了沟通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通过SecCenter安全管理中心和iMC智能管理中心的组合,有效满足NSTL信息系统全局安全管理的需求。通过安全策略的集中部署、安全事件的深度感知与关联分析以及安全部件的协同响应,在现有安全设施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智能安全防御体系,大幅度提高NSTL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防御能力,明显减少重复工作。
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方案的部署,实现了NSTL与各成员机构、关联机构之间的安全互联,而且在对外的公共查询服务方面,构建了一套高性能、高可靠、可管理的网络系统,每天稳定接受数以千万次的论文查询、图书查询。各种蠕虫、木马、漏洞、网页篡改、DoS/DDoS等各种网络攻击得以拦截,P2P、网络游戏、多媒体等各种应用被精细化管理,NSTL的管理人员通过相比过去减少了被动式的“救火”,变为便捷轻松的统一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