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1-9-15
- 注册时间
- 2011-7-1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50625
  
- 纳金币
- 53202
- 精华
- 32
|
裸眼3D技术存缺陷
拿最有名的裸眼3D产品任天堂3DS来说,这款备受关注的裸眼3D游戏机的表现确实有负众望。因为没能达到预期的销售目标,在上市六个月内任天堂就将产品售价从250美元下降至170美元。除了本身传统游戏行业受到智能手机等领域冲击的客观因素之外,任天堂3DS裸眼3D的技术不成熟、效果不佳也难逃其咎。而其他领域的裸眼3D产品基本上都还处于试水或展示的阶段,距离大范围量产民用看起来还有一段时间。
那么裸眼3D为何短时间无法来到我们身边?裸眼3D技术的发展现阶段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几种裸眼3D技术:
任天堂3DS:视差屏障式3D技术
视差屏障式3D技术即光屏障式(Barrier)3D技术,也是目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一类技术。这类技术原理同现在流行的偏光式3D技术类似,与常规的液晶工艺兼容,因此在量产和成本上具备优势。目前除了任天堂的3DS之外,夏普的裸眼3D手机SH8298U、HTC的裸眼3D手机EVO 3D以及LG新推出的20英寸裸眼3D显示器也都是使用这一技术。
![]()
(图)视差屏障裸眼3D技术
尽管在实现上这类技术并没有增加过多的成本,但由于是屏障式的方式,这种技术的最明显缺陷就是画面亮度偏低、可视角度受局限以及分辨率明显下降。因此其显示效果其实远远比不上目前需要佩戴眼镜的主动式或偏光式3D产品。
另外,在这些采用视差屏障技术的裸眼3D产品面世之后,一些用户出现了头晕甚至呕吐的情况。这也是由于手机、掌上游戏机等产品的尺寸较小,且多数处于移动的使用状态,这也就无法保证用户随时处于最佳的视觉点,很容易引起头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