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点点鼠标,到这些虚拟博物馆展开发现之旅
英国泰特美术博物馆(www.tate.org.uk)
背景语境将作品置于一个参照坐标上
除了可以按照ism(各种艺术流派)搜索作品,英国泰特美术博物馆的新奇之处还在于context/comment(背景语境)一栏,提供关于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博客、评论等信息。
艺术家、艺术品本就浩如烟海,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它们的背景语境?是因为这些信息可能更有趣。背景语境类似于文化周边产品,不直接涉及作品却提供了作品的总体创作背景、参照坐标。
比如我们看不懂毕加索的《沙滩上的裸女》,却会对毕加索这个天才本人的经历充满好奇。他的个人经历既不会像他的画一样需要敏锐的艺术感觉才能理解,又波澜起伏精彩异常。于是,英国泰特美术博物馆博客里一篇名为《你不好奇毕加索长什么样吗》的文章絮叨毕加索与一位英国艺术家的个人交往时,轻而易举就引起我们的兴趣。艺术品的鉴赏并不是知识性的,美学观念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博物馆的矛盾在于必须把艺术性的创作转换为知识对象介绍给大众。艺术家的灵光一现被编写成光影运用、笔触变更之类的知识条目;艺术家的个人成就、情绪表现,被纳入各个艺术史流派师从之间的关系中。背景语境是知识性的,也易于理解,更能引起浏览者的兴趣。所以如果看不懂毕加索的画,仍然可以由他的私家照片了解他是谁。
“永恒的埃及”虚拟博物馆(www.eternalegypt.org)
藏宝指南发掘最适合自己的工具以激发主动探索的乐趣
“永恒的埃及”虚拟博物馆的网站框架更像一幅埃及文化攻略图,或者,藏宝路线图,读懂它的重点在于如何利用它所提供的各种工具,像是timeline(时间表)、connectiong(关联)还有map(地图)。
点开“重点推荐”下面的eaglestatue(鹰雕),相关重要信息,如藏品属于什么文化、什么材质、什么风格、现藏地点以及被制作的地点时间都简洁整齐地列于右端。如网站的自我介绍所称,Eternal Egypt is a living record of a land,越是古老的文化越是需要简单的解读和新鲜的视角。如果网站仅提供一张关于古埃及文明的清单式说明,或者复杂的鉴赏资料汇编,无异于让游客强制性修习晦涩的古埃及历史学考古学。考虑到古埃及文明太过丰富,信息量太过庞杂,为避免枯燥、无线索地浏览,网站这才想到提供有趣的交互式用户体验。如此一来,游客可以发掘最适合自己的工具以激发主动探索的乐趣,对博物馆展品的搜索、文化的发掘,也变成探宝一样的体验。当然,如探宝一样,读懂埃及文化攻略图也是需要先读指南的,轻击页面右部中间的指南针,就可以进入这个神奇的世界啦!
Pygoya虚拟博物馆(www.lastplace.com)
3D模式脱离实体似乎才是真正的虚拟博物馆
RodneyChang是一位闻名世界的数字化艺术家,艺名为Pygoya。此人1997年起自创了一个基于web的虚拟博物馆,用来陈列自己的作品,并与观众探讨自己的艺术形式。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实体博物馆的数字化相比,这似乎才是真正的虚拟博物馆,因为前者更依赖于实体,后者则虚拟的成分更重,这也正与艺术家探索、前卫的风格相契合。Pygoya虚拟博物馆以3D模式最为闻名。三维Pygoya博物馆是运用VRML技术制作的虚拟展览馆,能够让人体会到沉浸式浏览艺术品的美感。人们对于3D电影见怪不怪,不过将其运用到博物馆还是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