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3D技术解密人体心脏跳动规律

[复制链接]

2206

主题

2

听众

3万

积分

资深设计师

Rank: 7Rank: 7Rank: 7

纳金币
32449
精华
23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5:24: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利物浦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项新的X线技术—3D成像技术,用来发现心脏组织纤维,并由此进一步证实心肌跳动的节律性。新采用3D技术成像的方法使人们进一步理解人体的心脏跳动节律如何被打乱,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找到减少患者房颤发生的方法-房颤是指心肌纤维间的联系紊乱,导致心脏不能够节律性的向机体泵血。
  心脏的节律性泵血可以使得全身血液循环保持稳定。心脏节律性泵血的实现需要心肌组织的泵血以及心肌传导组织传送电信号触发每次心脏搏动。但是直到现在科学家们还不能够得到控制心脏节律的心脏传导组织的高分辨率的3D图像。利物浦大学的研究团队应用微小CT扫描技术对心脏成像,并且结合碘元素的使用使得不同组织得以区分。研究人员发现,与心肌组织相比,心脏传导系统对于碘的吸收显著降低,从而使得科学家可以在3D图像上清晰地找到这个产生电信号的区域。
  利物浦大学老年与慢性病研究所的Jonathan  Jarvis博士认为:3D图像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完全的了解心脏传导组织,因为在心脏相关疾病中心脏传导系统发生了改变。
然而,计算机模型是基于高保真度的图像实现的,高保真度的图像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心脏大小,血液供应改变或者是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脏的节律性搏动容易受到影响。在受损心脏的修复过程中医生们要注意的重要一点是避免组织受到电波的干扰。所以,如果临床医生对受损的心脏的传导系统采用3D成像技术,就有可能在手术前了解是哪部分心脏传导组织受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6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资深设计师

Rank: 7Rank: 7Rank: 7

纳金币
30927
精华
3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沙发
发表于 2012-5-2 20:45:3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5-7-19 04:37 , Processed in 0.06005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