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9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平民3D时候未到 阿凡达别变斯巴达

[复制链接]

5969

主题

1

听众

39万

积分

首席设计师

Rank: 8Rank: 8

纳金币
-1
精华
0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6:2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真的是再也不想去提《阿凡达》了,因为凡是跟3D有关事情,那群来自潘多拉星球的蓝皮肤人便会立刻从我们脑袋中浮现。3D立体的影像震撼的视觉冲击,让观众第一次觉得电影还可以这样欣赏。正是由于今年3D电影的红火,很多人将2010年称作为3D元年。





同样在近年的数码相机市场上,随着3D影像的萌芽和技术发展,譬如松下、富士、索尼等数码相机厂商也陆续开始尝试推出可拍摄3D图像的数码相机。首先不说这些产品在推向市场后成功与否,仅仅是他们“抢头香”、“吃螃蟹”的做法让笔者颇有感触。未来数码影像是否会向3D化,3D影像又能否平民化等正是当今需要研究的话题。



美妙的3D影像


立体感是3D和2D图像之间的最大区别,由于3D影像成像原理模拟了人双眼视觉的视距差,通过微小的差距,从而产生远近的景深效果,以达到视觉上的立体感。所以相对于2D图像,3D图像的优势便在于拥有更为逼真的视觉感受,这一点是普通2D图像无法做到的。



使用两台相机来DIY 3D相机是3D摄影爱好者经常做的事情


但3D摄影也有着不少的弊端,譬如3D摄影于对摄影器材的要求过高,相关的技术并不成熟,用户往往需要购买特定的摄影器材和回放设备才能正常的拍摄和回看3D图像,譬如英伟达3D眼镜或是松下3d电视。众多原因让3D摄影的适用范围和使用率大打折扣,高昂的器材设备也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如今带着怪异的眼镜看电影再也不会被嗤之以鼻了


相对于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摄影技法,平面的画面依然是当今的主流表现形式。传统摄影对于器材的要求并不苛刻,摄影成像原理简单、适用范围广泛,技术上的成熟等原因得到了大众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当摄影器材进入到了数码时代,数码相机依然为用户提供了传统的平面拍摄手段。虽然回放观看图片的介质从原本的纸质照片变成相机或电脑显示屏,但平面的浏览方式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相对于传统摄影,3D摄影还是一项新兴的玩法


传统摄影也有着图像表现手法单一、观看视觉感受差等缺点。虽然以上几个缺点不足以致命,但相机用户的口味一直在变,消费者对于相机拍摄画面的表现要求也日益苛刻。购买高昂的摄影器材的确可以有效的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但从更本上没有改变传统摄影平面的本质。


那么未来的数码相机产业会向着3D化进军么?3D摄影会不会在未来完全替代传统的摄影模式?预言之类的话题不是笔者的强项,不过的确有不少数码相机厂商开始推出3D相机了。



3D影像产品试水探路


敢为天下先,第一步跨进3D摄影行列的是富士公司。富士公司曾在2008年的Photokina展出首部3D影像原型相机,1年之后的2009年7月,便率先推出的FinePix REAL 3D系统,其中包括了世上首款3D数码相机FinePix REAL 3D W1以及3D数码相框FinePix REAL 3D V1和3D相纸。



富士首款3D数码相机富士W1


这款富士W1数码相机首创了数码相机拍摄3D图像的先例,相机内置了两组镜头、快门及传感器,可以在同一时间拍摄左右两边的影像,利用两组镜头的视察模拟出双眼观看景物的立体效果。



富士3D数码相框3D V1


富士W1除了可以拍摄3D图像之外,还可以通过机身内置的显示屏直接观看3D影像,做到了真正的裸眼3D体验。但要在相机3.5英寸显示器以外看到3D图片的话,就需要带上特质的眼镜或是特定型号的电视上才能观看了。譬如内置英伟达3D视觉系统的电脑,便可浏览富士W1拍摄的3D照片,不过前提是需要佩戴上英伟达3D眼镜。



索尼NEX-5通过固件升级后,可拍摄3D全景照片


转眼间到了2010年,不仅仅富士公司继续推出全新的W3 3D数码相机,一向不按传统出牌的索尼在凭借着首款微单NEX强劲的气势,推出了3D全景拍摄的功能并陆续运用到10年夏季的新品上。索尼3D拍摄功能并没有采用双镜头的设计来模拟人眼的视察效果,而是利用全景拍摄时的图像左右画面拼贴来模拟双眼的空间位置差以达到立体感。不过回看3D图像依然有着较高的门槛,你需要一台索尼Bravia电视,或者去购买一副主动快门式眼镜。



松下公布的M4/3相机用3D镜头


几乎是同时,松下公司在8月下公布了可换镜头3D镜头和3D摄影模块,将3D拍摄功能引入了自己的摄像机系统和M4/3相机系统,也让3D影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以上几款产品在图像浏览回放上都面临这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需要特制的3D电视或者3D眼镜才能正常观赏到拍摄的3D图像,而3D电视和3D眼镜的价格却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3D影像的门槛


就像胶卷由黑白变为了彩色,传统相机被数码相机所替代,未来数码影像的发展必定会沿着3D化的方向发展。但未来3D相机是否能在市场上立足,并不是厂商说的算。一款产品在推向市场后能否成功,很大部分的因素都是取决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同。如果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用户的肯定,那么即使是何等的新颖诱人,也无济于事。



松下3D高清摄像机


3D相机相对于传统的数码影像来说,还是一块“涉世未深”的全新领域,虽然3D电影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但真正的将3D相机普遍的平民化却任重道远。许多保守的数码影像厂商还不能很明确的看到未来3D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对于3D产品也是抱着试水的态度并未付出太多,数码相机厂商面对这一块未开发的***地,面临的更多不是竞争,而是挑战。


现今的3D相机发展面临这种多的难题和挑战,随之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少的门槛。


由于3D相机的设备的特殊性,其价格与传统卡片数码相机相比,价格普遍偏高。就拿富士首款3D数码相机W1来说,虽然已经推出第二代W3产品,但W1的价格依然保持在3500元人民币左右,这个价位已经逼近了单电相机的价格,想必不少消费者会考虑三分。



富士第二款3D数码相机W3


使用3D相机拍摄3D照片,目的便是能在回看时体验到3D的逼真拍摄效果。但是随着笔者粗略的分析了一下索尼、松下和富士的3D相机产品,无一例外的都需要专用的3D电视和3D眼镜来配合使用,才能为用户提供3D回放效果。譬如松下3D VIERA电视、索尼Bravia电视和富士专用的REAL 3D V1数码相框,而配合使用一副3D眼镜则有需要你花费100多美元。



可播放3D图像的索尼Bravia电视


再看到了以上两点门槛之后,想必会有朋友问,我们不是还有裸眼3D技术嘛?请等一下,裸眼3D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由于裸眼3D技术尚未成熟,我们暂时还不能脱离3D眼镜


裸眼3D技术才刚刚起步不久,裸眼技术在分辨率、可视角度和可视距离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同时针对裸眼3D的电视产量还被成本过高、技术难度大、制造工艺复杂等问题所困扰。请各位想象一下,如果将拥有裸眼3D技术的任天堂3DS屏幕,做成30多寸大彩电那么大,并加以量产,会带来多少的难题啊。



任天堂将裸眼3D技术引入3DS掌机之中


在3D技术尚未成熟的今天,以3D图像拍摄作为卖点的数码相机相机产品,依然被众多尚未成熟、开发完成的技术等因素所限制,而回放平台的局限性,照片浏览的限制性、和无法与他人共享等问题的确会让消费者感到不小的失落感。难道3D相机真的是玩起来觉得又酷又炫,但终究让人难以尽兴的东西么。



3D相机能否大众化


首先我们提到的关键一点是,现今的3D数码相机市场,仍旧是挑战大于竞争的现状,所以在相机市场上所出现的3D相机均是纵向的产品,无法直接的横向做比较。所以用户在挑选3D数码相机时,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相机来做对比挑选。


这样的现状让3D相机大规模的平民化造成了难度。由于无法横向的对比,3D相机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仍不深刻,很容易造成“花瓶”相机的片面印象,同时现在的相机消费者则更注重性价比的要求,与3D相机的本意有所矛盾。所以3D相机需要平民化,首先要在消费者心中打下基础,积极的推出更多的产品来丰富产品线。就拿M4/3型相机来说,虽然只有奥林巴斯和松下两家相机厂商在做,但M4/3相机在数码相机市场却得到了空前的成功。一方面是奥林巴斯与松下对于M4/3机型的宣传得力,另一方面则是推出多样化产品,来让消费者的选购,刺激产品市场增长。



松下M4/3相机松下G2


其次是3D摄影能否大众化,就必须制定出一套统一的3D影像规格规范。从根本上来说,3D影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3D显示技术,譬如3D播放器和3D显示器。3D影像回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实现,譬如使用较为实用的主动快门式电视,或门槛较低的偏正重叠式电视,这些都取决于显示器自身运用的技术。回放技术的多样化,让消费者在购买3D相机后,不仅仅要考虑到相机是否好用,还要为购买相应的回放显示器伤透脑筋,的确是吃力不讨好。所以未来3D影像技术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统一标准,规定显示器技术规格才能让3D摄影走向大众,免去消费者不必要的麻烦。



RedRock 3D摄影套装


最后就是便是价格与技术上的难题,这两项却恰恰是最不用担心的。数码相机花了不到20年的时间便将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底片相机挤出了市场,而数码相机的价格则随着技术的革新日益合理和亲民。


我相信3D相机依然会沿着同样的革新脚步为消费者呈现从有到无,从昂贵到廉价的道路。3D相机会在未来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取代传统的数码相机,给予相机行业带来新的革命。


美妙的3D影像


立体感是3D和2D图像之间的最大区别,由于3D影像成像原理模拟了人双眼视觉的视距差,通过微小的差距,从而产生远近的景深效果,以达到视觉上的立体感。所以相对于2D图像,3D图像的优势便在于拥有更为逼真的视觉感受,这一点是普通2D图像无法做到的。



使用两台相机来DIY 3D相机是3D摄影爱好者经常做的事情


但3D摄影也有着不少的弊端,譬如3D摄影于对摄影器材的要求过高,相关的技术并不成熟,用户往往需要购买特定的摄影器材和回放设备才能正常的拍摄和回看3D图像,譬如英伟达3D眼镜或是松下3D电视。众多原因让3D摄影的适用范围和使用率大打折扣,高昂的器材设备也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如今带着怪异的眼镜看电影再也不会被嗤之以鼻了


相对于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摄影技法,平面的画面依然是当今的主流表现形式。传统摄影对于器材的要求并不苛刻,摄影成像原理简单、适用范围广泛,技术上的成熟等原因得到了大众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当摄影器材进入到了数码时代,数码相机依然为用户提供了传统的平面拍摄手段。虽然回放观看图片的介质从原本的纸质照片变成相机或电脑显示屏,但平面的浏览方式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相对于传统摄影,3D摄影还是一项新兴的玩法


传统摄影也有着图像表现手法单一、观看视觉感受差等缺点。虽然以上几个缺点不足以致命,但相机用户的口味一直在变,消费者对于相机拍摄画面的表现要求也日益苛刻。购买高昂的摄影器材的确可以有效的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但从更本上没有改变传统摄影平面的本质。


那么未来的数码相机产业会向着3D化进军么?3D摄影会不会在未来完全替代传统的摄影模式?预言之类的话题不是笔者的强项,不过的确有不少数码相机厂商开始推出3D相机了。



3D相机能否大众化


首先我们提到的关键一点是,现今的3D数码相机市场,仍旧是挑战大于竞争的现状,所以在相机市场上所出现的3D相机均是纵向的产品,无法直接的横向做比较。所以用户在挑选3D数码相机时,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相机来做对比挑选。


这样的现状让3D相机大规模的平民化造成了难度。由于无法横向的对比,3D相机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仍不深刻,很容易造成“花瓶”相机的片面印象,同时现在的相机消费者则更注重性价比的要求,与3D相机的本意有所矛盾。所以3D相机需要平民化,首先要在消费者心中打下基础,积极的推出更多的产品来丰富产品线。就拿M4/3型相机来说,虽然只有奥林巴斯和松下两家相机厂商在做,但M4/3相机在数码相机市场却得到了空前的成功。一方面是奥林巴斯与松下对于M4/3机型的宣传得力,另一方面则是推出多样化产品,来让消费者的选购,刺激产品市场增长。



松下M4/3相机松下G2


其次是3D摄影能否大众化,就必须制定出一套统一的3D影像规格规范。从根本上来说,3D影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3D显示技术,譬如3D播放器和3D显示器。3D影像回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实现,譬如使用较为实用的主动快门式电视,或门槛较低的偏正重叠式电视,这些都取决于显示器自身运用的技术。回放技术的多样化,让消费者在购买3D相机后,不仅仅要考虑到相机是否好用,还要为购买相应的回放显示器伤透脑筋,的确是吃力不讨好。所以未来3D影像技术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统一标准,规定显示器技术规格才能让3D摄影走向大众,免去消费者不必要的麻烦。



RedRock 3D摄影套装


最后就是便是价格与技术上的难题,这两项却恰恰是最不用担心的。数码相机花了不到20年的时间便将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底片相机挤出了市场,而数码相机的价格则随着技术的革新日益合理和亲民。


我相信3D相机依然会沿着同样的革新脚步为消费者呈现从有到无,从昂贵到廉价的道路。3D相机会在未来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取代传统的数码相机,给予相机行业带来新的革命。


来源:3D中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主题

1

听众

31万

积分

首席设计师

Rank: 8Rank: 8

纳金币
2
精华
0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沙发
发表于 2012-7-4 23:27:10 |只看该作者
加精、加亮滴铁子,尤其要多丁页丁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主题

1

听众

31万

积分

首席设计师

Rank: 8Rank: 8

纳金币
2
精华
0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板凳
发表于 2012-10-2 23:19:24 |只看该作者
既来之,则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3

主题

3

听众

359

积分

设计实习生

Rank: 2

纳金币
335582
精华
0

最佳新人

地板
发表于 2012-10-14 23:24:40 |只看该作者
顶!学习了!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主题

1

听众

31万

积分

首席设计师

Rank: 8Rank: 8

纳金币
2
精华
0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5#
发表于 2013-3-2 23:39:59 |只看该作者
很有心,部分已收录自用,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c    

5089

主题

1

听众

33万

积分

首席设计师

Rank: 8Rank: 8

纳金币
-1
精华
0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6#
发表于 2013-3-15 23:21:50 |只看该作者
好`我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5-7-19 19:42 , Processed in 0.11044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