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教授研发可穿太阳能电池 衣服成个人"发电站"

[复制链接]

914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资深设计师

Rank: 7Rank: 7Rank: 7

纳金币
23732
精华
0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7:27: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新一期的国际化学权威期刊《应用化学》刊发了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能源器件——取向碳纳米管纤维。
  基于这一技术制造的新型太阳能纤维电池,使人类随时随地、高效使用太阳能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未来人们穿在身上的衣服、戴在头上的帽子、拎在手里的包都能“自我发电”,可给“奄奄一息”的手机充电。而目前占地面积庞大的发电站,未来也许将被一个桌子大小的机器所取代。
  彭慧胜的团队11日向记者展示了由这种新型电池。它像头发丝一样细,直径只有60-100微米。彭慧胜介绍,它们可以像普通化学纤维一样编织成衣服、裤子等纺织品,成为一整块可穿在身上的大太阳能电池,并实现自身“发电”。
  这种新型太阳能纤维电池,在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同时,还能把这些能量储存起来,而不需要外接其他蓄电池或储能设备,即使在没有日光、又对光电需求量更大的夜间,人们也可随心所欲地使用太阳光能源。而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无法做到。
  据悉,碳纳米管纤维已在防弹衣、航空航天、医疗和体育器械等广泛领域显示出重要应用前景。质量轻、可编织,且价格极其低廉,100米的价格仅为几元人民币,这使其大规模运用成为可能。
  该项目曾被《自然》杂志评为“亚太地区十大研究亮点”之一,《应用化学》将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审稿专家一致认为,彭慧胜课题组用一个“非常简单和低成本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在一根纤维上同时实现光电转换和储能”,这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对于全纤维状能源系统迈出了关键一步”。
  彭慧胜还透露,将碳纳米纤维制成太阳能电池的过程基本无污染,效率高,制作工艺相对来说也较简单,具有大量稳定生产的可能性。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公司瞄准了这块潜在利润巨大的新领域。但他表示,科学家还要解决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在编织时如何安排好纤维的正负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5-7-27 07:25 , Processed in 0.199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