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3D制作组团来华:送宝还是扔草?

[复制链接]
.    

3797

主题

11

听众

5万

积分

首席设计师

Rank: 8Rank: 8

纳金币
32328
精华
41

活跃会员 优秀版主 荣誉管理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6:28: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提示
  如果说,当年的《阿凡达》以超乎想象的3D特效,惊艳了全球影迷的眼眸,那么面对如今接踵而来的3D电影,观众早已习以为常。不过,在习惯了戴“眼镜”看电影后,3D市场的天平却在悄然倾斜:一面是3D电影在北美市场日渐遇冷,多家国际特效公司相继垮台;一面是中国市场对3D影片的持续热捧,引得以詹姆斯·卡梅隆为首的4家美国特效企业,组团来华“分一杯羹”。
  这是一次产业的迁徙征兆,还是本土3D企业的发展良机?在国内3D电影市场的繁荣背后,似有隐含危机?面对“外来和尚”的挑战,我们又该怎样应答?
  产业迁徙
  3D影片持续刺激中国市场,4家国际特效公司扎堆“东渡”
  即使玛雅人的预言只是历史的戏谑,但《2012》依然搭着“末日论”的噱头汹涌来袭,只不过,这次戴上了3D的面具。当熟悉的山崩地裂场景穿透3D眼镜,震撼的绝不仅是观众的视觉。经统计,《2012》3D版在11月20日公映首日票房就高达1890万元,占据了当日近62%的市场份额。
  冷饭也能炒得如此热,让人不禁感叹3D技术的魔力。而在过去几个月里,美国4家特效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闯进中国,也在验证着中国3D市场的火爆与潜力。这其中,竟然还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卡梅隆—佩斯集团,集团创始人正是执导过《泰坦尼克号》与《阿凡达》的詹姆斯·卡梅隆。另外,本土企业小马奔腾收购了好莱坞顶级特效公司“数字王国”。
  “我看好未来的3D电影市场,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未来有望占据第一的宝座。这为成本较高的3D电影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及成长动力。”北京小马奔腾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钟丽芳相当乐观。
  不过,今年8、9月间,多家业内领先的国际电影特效公司相继陷入困境——《普罗米修斯》特效制作主力、澳大利亚Fuel VFX公司破产,参与过《泰坦尼克号》制作的Matte World Digital关张,当然还有经历破产被收购的“数字王国”。
  而观众的流失与票房的下降,似乎也在加剧国外3D市场的颓势。据美国电影协会数据显示,美国2011年发行的3D电影较2010年增加了19部,但其票房收入却下降了18%。皮克斯公司的3D电影《Brave》周末首映观众创历史新低,仅32%的收入来自3D票房。《复仇者联盟》票房较好,一半以上收入来自3D票房,但与2009年《阿凡达》83%的收入来自3D票房相比,显然相差甚远。
  一方的欣欣向荣,映衬着另一方的难以为继。面对国内外3D市场的冷热分明,有人甚至预言,国际顶尖特效公司扎堆“东渡”,堪称3D产业的一次迁徙。



危机隐现
  国外公司用技术换市场,本土企业或将面临高昂报废成本
  海外3D市场的趋向饱和,被视为国际特效公司“转移”的重要原因。毕竟,中国拥有庞大的电影市场,以及强劲的3D消费热情。而对于正“摸着石头过河”的本土3D企业来说,这似乎也是个接轨国际、产业升级的良机。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只是个“看上去很美”的想法。漂亮的成绩单下,是无法回避的隐忧。小马奔腾旗下的动漫设计公司总经理张扬就直言不讳,相比于国外成熟的3D产业,中国在3D电影制作方面显然还处于幼儿园水平。“中国的电影特效公司目前基本位于产业链低端,需要严控成本,并不赚钱。”
  曾有专家分析,3D产业属于“高精尖”,维持成本极高,一旦出现生产空当期,将立刻面临“吃不饱”和“活不了”的危机。很多人不免担心,连欧美顶尖特效公司都很难迈过的“成本门槛”,会不会绊倒中国3D企业?
  “中国企业接的大多是‘外包’的单子,比如特效镜头‘二包’甚至‘三包’的单子。”张扬坦言,“如果没有海外关系,甚至连这样的单子都没法拿到手。”他认为,这种依靠廉价劳动力及人脉来经营的模式,即使国外产业转移进来,国内3D企业也很难快速升级,更别提建立完善、成熟的产业链。
  “在好莱坞,3D产业链的建立是经过内容方、制作方、发行方等各方面多年的良性互动积累而来,这是一个复杂、综合且长期的过程。”上海交通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谢耘耕说。
  除了技术和成本,市场也隐含着潜在的危机。一些在国外寂寂无闻甚至口碑不佳的3D电影,频频杀向中国市场“圈钱”。至于国内许多号称3D的电影,要么技术生硬,要么炒作概念,这种“伪3D”的泛滥,正在隐隐吞噬着看似繁荣的中国3D市场。“一旦国内观众失去了对3D技术最初的新奇感,虚热的3D市场也会像国外一样回归理性,到那时我们还需要那么多3D电影吗?”一位业内人士说。
  有专家坦言,国外3D产业转移中国,纯粹是用技术换市场,核心技术难以转移,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更难引入。我们的境况,更像是产业链条上的高级打工者,一旦有新的技术面世,中国的3D企业很有可能面临高昂的升级代价和报废成本。



活路何寻
  人才培养和技术升级并非全能,中国3D产业发展重在市场
  前不久,有这样一则“新闻段子”流行网络:卡梅隆想帮中国培养电影制作人才,无奈按照“卡神”列出的能力清单,遍寻国内却难觅合适“苗子”。中国电影人才的匮乏,可见一斑。
  人才之缺,也被国内3D企业视为3D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一位3D从业者认为,仅就硬件而言,国内外并没有差别,甚至有些设备国内反而更为先进,“最大的差距在人才上,国外3D特效制作人才都是毕业于图形图像学专业的程序师,而中国很少有相关专业,也不以培养从业人员为目的。”
  “国外同行可以凭借对电影的思考和理解、根据电影叙事表达的需要随时对软件做出修改,国内从业者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软件后面,受制于软件。”在张扬看来,国内3D后期制作从业人员更多是一些软件操作员,要想应对国外3D公司的冲击,“产学研”的全面升级必不可少。
  与此同时,3D技术的定位也被不少专家反复强调。3D对眼球的震撼,终究代替不了对心灵的震撼。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认为,“技术是形式和手段,电影应该根据内容选择呈现方式,技术应该为内容服务。”更何况,3D要戴大眼镜,光线差,容易让人眩晕,体验感并不好,技术方面存在天然缺陷。“可以被称为里程碑的技术应该是‘裸眼3D’和‘全息影像’。”张扬说。  
  不过,仅就人才培养与技术提升,似乎还不足以解释一个核心问题:以“数字王国”为代表的3家知名特效公司,为何在有人才有技术的情况下仍猝然倒掉?当海外3D市场饱和的命运,降临到国内3D市场,一旦全球3D影片产出量整体萎缩,刚刚起步的中国3D企业岂能独善其身?
  在小马奔腾的蓝图中,在收购“数字王国”之后,将不仅局限于3D特效,而将从投资、内容、发行等各个方面,参与到电影制作的全过程中。或许,这种业务的拓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可能遭遇的市场风险。但从长远看,3D这个市场到底能发展多大,将直接决定着中国3D特效企业的整体未来。
  “国际3D产业的涌入,可能会对国内产业产生冲击,也容易造成中国3D市场的泡沫化,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抓住这个机遇,寻找真正的蓝海。”乐视影业导演机构经理高博说。(记者 马 龙 周飞亚 唐中科)



【来源互联网】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web3D纳金网http://www.narkii.com/club/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5-1-27 09:05 , Processed in 0.06667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