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6-5
- 注册时间
- 2011-7-22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16560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纳金币
- 16564
- 精华
- 0
|
16日,央行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这份重要的政策声明中,许多政策口径发生了较大转变,“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如期加入,而“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一提法则淡出,并首次提出“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分析师表示,稳物价已不是当前政策的首要任务,调结构和稳增长的重要性凸显,宏观政策有必要进行预调微调。下一阶段,政策操作将更倚重公开市场操作的 灵活调节,以补充外汇占款供应量下降。如果外部环境继续恶化,将促使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提及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参数调整,将有利于放松差别准备金 政策对信贷投放的约束。
三季度报告对未来政策展望的表述是,“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实施稳健 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 调微调,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此前,在9月30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声明中,央行仍强调“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央行当时表示,增强调控的针对 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注意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 量。
对于上述两个声明中明显的措辞变化,经济学家认为这表明了央行政策重心的转移。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华中炜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既往控制通胀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控制农产品价格,二是管住货币,三是控制 总需求,从目前的数据看这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效。现在,物价下行、经济放缓的趋势得以确认,前期货币紧缩的力度也比较大,所以稳物价已不是当前的首要任 务。他预测明年CPI在3%至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