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金网
标题:
3D中国峰会内容大研讨 3D难成电影的主流
[打印本页]
作者:
浩劫
时间:
2012-3-16 21:55
标题:
3D中国峰会内容大研讨 3D难成电影的主流
会议现场
安德鲁·摩根
时光网讯 7月16日,首届“3D中国高峰会展”在京举行,来自3D产业各个环节的众多专业人士齐聚一堂。下午,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安德鲁·摩根、国内编剧兰小龙、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宁宇等一起出席了关于“3D内容”主题探讨。包括主持人在内的众多嘉宾一致同意,无论是2D还是3D,都是为故事服务的。赵宁宇态度尤为尖锐,他认为3D肯定不会成为电影的主体,中国电影市场现在需要的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安德鲁·摩根:创作者怎么用3D很重要
作为一个成功的制片人,安德鲁·摩根不但制作过《百万宝贝》这样的好莱坞影片,也参与过《如果·爱》、《投名状》等华语片的制作。会上他表示,未来3D技术并不一定会成为主流,关键要看电影创作者怎么用3D。一个适合3D的剧本,一个会用3D说故事的导演,再加上能演好3D电影的演员,这三项缺一不可。如果将3D技术运用得当,10年后大家肯定都拍3D,如果用的不好,也许5年后就不会有3D电影了。
会议现场,包括主持人在内的众多嘉宾一致同意,无论是2D还是3D,都是为故事服务的。《士兵突击》的编剧兰小龙就认为,3D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讲故事的手段,但《阿凡达》肯定不是为了3D而创作的剧本。3D技术跟剧本只有实现好的结合,才能出现优秀的作品。还有嘉宾表示,现在电影市场需要的是有内容的类型片,在形式上,可以采取2D+3D的手法进行包装,实现优势互补。
赵宁宇
赵宁宇:3D肯定不会成为电影的主体
中国传媒大学的著名教授赵宁宇态度更加尖锐,他说:“我是来跟《阿凡达》唱反调的,这样的影片几年难得一遇,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跟风。要知道,《阿凡达》当时在全球的上映规模是很大的,全球13万块银幕,差不多有4万银幕在上《阿凡达》,这是史无前例的。《阿凡达》之后的大片,最多也就是在全球一万五六千块银幕上映。我们不可否认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但是否从此以后就能说3D可以成为电影的主体,我觉得肯定无法实现。2D变3D,并不像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那样容易,不成熟的技术仍是发展的一大瓶颈。”
关于华语电影,赵宁宇也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目前仍是依靠好莱坞大片和香港参与制作的影片来支撑,大陆影片真正能形成大规模影响的,今年也就是冯小刚、张艺谋、姜文、陈凯歌这四位导演的作品。中国导演不必像詹姆斯·卡梅隆那样,变成一个科学家去那里研究电影技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夯实自己的基础,我说过,每年如果能出现100个《疯狂的石头》,华语电影就胜利了,而并不需要一个大陆版的《阿凡达》。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才是我们目前应该采取的策略。”
作者:
osaka
时间:
2012-3-16 22:18
顶起!
欢迎光临 纳金网 (http://go.narkii.com/club/)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