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圈,游戏营销的风评并不高,虽然投放甚多,但往往与简单粗暴划上等号。如何才能实现更有效的游戏营销,在提升知名度的同时提升好感度与转化效果?近日,腾讯联合其游戏行业代理合作伙伴睿晟传媒,与60余位游戏行业广告主展开讨论,直击行业痛点,犀利破解游戏营销普遍面临的3大误区。
误区一:流量至上
买流量是游戏营销中最常见的思路。在行业爆发的早期阶段,确实有不少游戏厂商因此获得大批用户,但拐点已经悄然而至。从2016年起,游戏行业的市场增长速率明显放缓,市场逐步饱和;同时,中国游戏玩家增长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人口红利完全消失。在经历过野蛮增长后,平静期已经到来,此时的广告主若还死守着流量至上的原则,忽视营销手段创新,平静期则很可能会发展为未来的瓶颈期。
红海局面中,广告主显然不能再坚持单纯的流量至上原则,而需要寻找全新的用户接触点。近两年在游戏圈刷尽存在感的《王者荣耀》让不少游戏厂商眼红,而其爆发的背后其实是腾讯对于游戏营销的一套成熟的方法论——“泛娱乐营销”。《王者荣耀》在腾讯媒体生态中找到了通过视频、音乐等更多元地接触潜在用户的渠道与内容,并因此获取了大量用户。类似的案例在腾讯并不少见。
误区二:只认 “玩家”标签
腾讯“泛娱乐营销”方法论构建的基础,源于游戏行业营销的另一大误区——只认“玩家”标签。在精准营销中,广告主往往会将广告推送给那些被定义为游戏玩家的网民,但腾讯认为,“玩家”标签帮助广告主找到了“用户行为”,但还需基于“用户兴趣”进行有效洞察。
欢迎光临 纳金网 (http://go.narkii.com/club/)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