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金网
标题:
3D电视爆发“流派之争”
[打印本页]
作者:
C.R.CAN
时间:
2011-12-22 17:12
标题:
3D电视爆发“流派之争”
自从全球的彩电行业告别显像管时代后,那种一项技术包打天下的局面就不复存在了。
液晶和等离子电视两大阵营的竞争还未停息,刚刚兴起的3D电视,又开始出现多种技术争锋的格局。
■3D电视两大技术流派
近日记者在家电卖场采访时发现,尽管市场上的3D电视乍看都大同小异,但其实各厂家产品采取的技术却各有千秋。
目前常见的家用3D电视主要有两大技术流派——主动快门式和被动偏振式;此外,各厂家在产品上还会附加一些自家的技术。
据了解,这两类3D电视,都是模仿人眼观察物体时存在的视差,即让左右眼分别接受存在一定视差角度的电视图像,然后通过大脑合成出立体图像。
因此,3D电视播出的画面直接看都有重影,这个重影正是模仿人眼的“视差”,但两大技术流派的原理却大相径庭。
■主动快门式3D电视
据专家介绍,所谓主动快门式3D电视,奥秘实际在那副眼镜中。
这种电视在播放3D影像时,会高速播出分别属于左眼和右眼观看的,同时眼镜也会将左、右眼镜片高速交替开启和闭合,使画面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不仅不会再有重影,反而会因视差在人脑中形成立体影像。
这种电视的关键在于眼镜的开启与闭合,需透过电视中的一个信号发射器来控制眼镜的快门,眼镜技术较为复杂。
这种眼镜本身需要电池才能工作,目前市场上这种眼镜的价格约每副800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三星、夏普、松下、康佳、海信等彩电厂家主推的都是这类3D电视。
■被动偏振式3D电视
而被动偏振式3D电视,工夫主要下在液晶屏上。
偏振式3D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先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两眼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这种偏振式3D电视的眼镜比较简单,与一般的偏光眼镜原理一样,因此成本较低。
据了解,目前LG、创维等彩电厂家主要推出这类3D电视,康佳、海信、海尔等也开始尝试这种产品。
据记者了解,从前年3D电视上市之初,各厂家主推主动快门式3D电视;但从去年底开始,偏振式3D电视开始陆续上市。
■两大技术流派的优劣势
据业内人士介绍,两种电视实现3D效果的原理不同,因此各有其优势和劣势。
主动快门式电视,由于其眼镜高速闪烁,因此长时间观看会觉得头晕,且眼镜本身是否有辐射,也开始被一些业内人士提出。
被动偏振式电视,因对屏有特殊技术要求,因此成本较高,导致产品价位偏贵。
不过,有厂家人士表示,随着屏技术的日趋成熟,这种产品的价位会有所松动。
记者元旦期间在一些家电卖场发现,一些偏振式3D电视的价位已有所下降,如55英寸的产品价格已降至15000元左右。
价格的接近,使得两大流派的3D电视的较量更加激烈,究竟买哪种产品,很多消费者举棋不定。
对此,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无论平板电视还是3D技术都是多元化的新兴产业,各企业都会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相应效果。
“客观地说,哪种技术最终会占据上风目前很难确认,等离子与液晶电视竞争多年,但目前在全球依然共存。作为更尖端的3D电视,两大技术流派各有优劣,肯定也会长期共存。”
而对消费者而言,各取所需才最明智,“如果某种产品的优点是自己常用的,而缺点是不常用的,那么这就是最适合你的3D电视了”。
两大技术流派的竞争,意味着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而对于彩电厂家来说,押宝哪种技术,则考验着企业的战略眼光。
来源:3D中国
作者:
奇
时间:
2012-2-8 23:25
真是不错啊
作者:
晃晃
时间:
2012-2-10 23:31
爱咋咋地!
作者:
晃晃
时间:
2012-3-10 23:28
沙发不解释
作者:
C.R.CAN
时间:
2012-4-5 23:25
既来之,则看之!
作者:
晃晃
时间:
2012-5-11 23:21
先顶上去,偶要高亮加精鸟!
作者:
菜刀吻电线
时间:
2012-6-17 23:25
好可爱的字,学习了
作者:
奇
时间:
2012-8-10 00:02
加精、加亮滴铁子,尤其要多丁页丁页
作者:
tc
时间:
2012-12-15 23:25
非常感谢,管理员设置了需要对新回复进行审核,您的帖子通过审核后将被显示出来,现在将转入主题
作者:
晃晃
时间:
2013-2-4 23:24
非常感谢,管理员设置了需要对新回复进行审核,您的帖子通过审核后将被显示出来,现在将转入主题
作者:
晃晃
时间:
2013-2-18 23:28
百度的叫度娘,网易的叫易娘,新浪内部还在为是叫新娘还是浪娘而争论不休!……不管你们是企鹅的额娘,豆瓣的伴娘,还是华为的伪娘,都要记得,淘宝才是你们的亲娘啊!亲!!
作者:
奇
时间:
2013-2-26 23:30
有意思!学习了!
欢迎光临 纳金网 (http://go.narkii.com/club/)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