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金网
标题:
《熊猫总动员》独创透视3D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C.R.CAN
时间:
2011-12-22 17:07
标题:
《熊猫总动员》独创透视3D技术
3D制作
初创、绘画,以及动漫部分的手绘完成的素材,之后都会全部输送到位于比利时列日的工作室将各个形象合成画面,并进行灯光、特效,包括3D效果的制作。这里的工作室由另一对兄弟赛格·尤姆和马克·尤姆负责,哥哥赛格负责技术,弟弟马克则负责艺术创作,他们制作的《卡尔加的秘密》去年获得了奥斯卡奖的提名。据兄弟二人介绍,在将手绘图画进行画面合成的过程中,每一幅画面都要做成五至十个层次,然后再将这些不同的层面集中起来进行电脑合成,工作人员也会戴上3D眼镜从电脑上随时看到效果。
2D手绘画与3D融合
本片的3D制作技术没有从别的地方购买,而是赛格自己开发了新的独创软件,这个软件可将2D与3D实现完美结合。以片中一个豹子过桥的镜头为例,豹子和桥、山水、光线等多层背景先是通过手绘完成,而桥的摇晃则是通过好莱坞时下流行的CGI3D技术完成,利用此软件后,便可实现将手绘的豹子形象与3D制作的晃动的桥结合在一起,再将其他的背景层面汇入其中,将2D手工绘画与CGI3D技术进行统一。对于该技术与好莱坞3D技术的不同,赛格表示,“从源头来讲就不一样。一个是手工绘图后变成3D,一个是本身就从3D开始。”从工作室放映的片花来看,影片的确具有了不同于好莱坞动画的3D效果,不仅层次更加丰富、细节精细、透视感极强,更解决了以往3D影片颜色偏暗的弊端。
非技术活儿的艺术化工作
赛格称,这个被其称为“透视3D”的软件是为《熊猫总动员》专门打造的,在全世界的动画产业中也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在遇到问题时随时重新编写程序,“我必须首先是个科学家,这个软件实际上是为艺术家创造的一个工具。”
记者发现,与好莱坞一些工作室的流水线作业不同,这里的工作人员并不认为是在做技术活儿,而是一项“艺术化的工作”。兄弟二人称,好莱坞的流水线作业只是“图片制造机”,遏制了艺术家的创造力,他们要让工作人员保持艺术家的灵性及创造力,让他们在制作中,艺术跟技术沟通得到充分、民主的发挥。
来源:3D中国
作者:
晃晃
时间:
2012-2-19 23:19
好`我顶``顶顶
作者:
菜刀吻电线
时间:
2012-2-28 23:27
不会吧,太恐怖了
作者:
晃晃
时间:
2012-3-5 23:30
凡系斑竹滴话要听;凡系朋友滴帖要顶!
作者:
奇
时间:
2012-3-18 23:28
先顶上去,偶要高亮加精鸟!
作者:
C.R.CAN
时间:
2012-5-13 23:26
其实楼主所说的这些,俺支很少用!
作者:
tc
时间:
2012-6-2 23:26
很经典,很实用,学习了!
作者:
C.R.CAN
时间:
2012-6-26 23:20
读铁系缘分,顶铁系友情
作者:
晃晃
时间:
2012-10-15 23:26
好`我顶``顶顶
作者:
tc
时间:
2013-2-4 23:20
不错哦,顶一下......
作者:
tc
时间:
2013-2-20 23:21
路过、路过、快到鸟,列位请继续...ing
欢迎光临 纳金网 (http://go.narkii.com/club/)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