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家表示,外资品牌纷纷推出 LED 电视,很有可能是希望通过实施 LED 电视普及战略,实现对现有传统液晶电视的替代,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空间。尽管有消息称 LED 电视价格居高不下将阻碍其普及,但随着 LED 电视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整个产业链的成本结构将发生转变,产品价格下降已成为必然趋势。
过去一年中 LED 背光模组价格迅速下降,下降幅度远大于 CCFL(冷阴极荧光灯)。DisplaySearch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40英寸LED背光模组的价格依然在1000美元以上,而目前已经下降到436美元,下降了一半以上。由此可见,随着产业链成本结构的变化, LED 电视产业的经济性正逐步提高,这将为该产品的进一步普及提供有利条件,同时 LED 电视包括画质、能效等性能方面的提升也有助于电视实现3D功能,为产业的整体切换奠定基础。
据了解,索尼将从夏季起,在中国全面销售支持3D的家用电器。如带3D功能的B R A V IA液晶电视、蓝光播放器、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灯。吉川孝雄透露,从3月起,将在索尼中国的体验馆G A LLY展示3D电视,通过2D与3D之间的转换,让更多的消费者感受到3D带来的全新电视体验,以促进3D产品销售。
以索尼为例,该企业先后成功并购了哥伦比亚公司、米高梅公司,这样索尼就在全行业内率先掌握了内容制作的主导权。今年,索尼宣布与探索传播和IM A X公司在美国合资建立首个专门的3D电视网,具备了3D节目内容传输的控制权。同时,索尼在蓝光3D影片、蓝光3D播放机以及游戏等方面都将推出3D内容。这样,索尼就形成了一个覆盖3D内容制作、节目传输、内容接收终端以及外接设备的清晰的全产业链战略架构。
其他外资巨头在3D道路上也不甘落后。松下宣布与美国最大的卫星电视服务商 Direc TV Group建立合作,将于今年6月推出三个3D电视频道。而松下成为《阿凡达》的推广伙伴,也正是为了推广产品并争取好莱坞制片商的内容支持。三星准备在半数以上的 LED 电视中搭载3D功能,并且为了克服在内容制作领域的短板,将与美国梦工厂携手开发3D电视节目。
分析人士指出,外资企业在彩电产业发展上实施的是“三步走”战略:首先通过实施 LED 普及战略,完成对传统平板电视的替代,这是第一步;然后通过基于 LED 的3D电视,颠覆现有的终端显示方式,为后期的战略实施“铺路”;最后,通过实施全产业链的3D替代,重建全球彩电业的新竞争秩序。对中国彩电业来讲,如何在跟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构建出索尼式的全产业链架构,是今后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