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3D立体电影的制作可以分很多种,目前的3D影像显示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戴眼镜式和裸眼式。探究其原理,通常基于人类以通过右眼和左眼所看到的物体的细微差异来感知物体的深度,从而识别出立体图像的原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右眼用”和“左眼用”两组影视分别分配给左右眼。以往所使用的专用眼镜便是用来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工具。其原理是通过把两组图像和镜头分别设为不同的颜色,使其中的一组影视只进人左眼或右眼即可。 其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戴眼睛偏光法,也就是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将两条电影胶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同时将画面投放在金属银幕上,形成左像右像双影。而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后,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而两个图像分别投入两个眼睛当中,进而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也就呈现了连贯的立体电影画面。 在以往,3D电影往往只有在一些大型影院中才能够接触到,因为对于播放设备的要求,普通的影院播放环境需要进行改进才能够播放出3D效果,所以3D影院以及4D影院并不常见。就像上面提到的,3D电影的拍摄是利用两台专业摄影机,根据人类两眼之间的视角拍摄出来的,并且使用两台放映机根据两眼之间的视角投射出来,利用偏振眼镜就可以欣赏3D的效果。 懂得了这项原理,我们是不是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个人3D投影系统呢?咱们知道,投影产品正日趋微型化,我们是不是可以将两个微型投影悬挂至脑袋两边。我们可以对一个头戴式耳机进行改装,用胶带将两个微型投影固定在耳机上,也就是等同于置在眼睛两边。利用这种出射角度应该是可以模拟出3D立体效果的,于是,用两台微型投影播放立体电影也就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微型投影产品发展日趋迅捷,市面上的微型投影产品也是愈发多样化,消费者的可选余地也是非常大。另外,在对头戴式耳机进行改装时保留耳机的音箱效果,这时再加上立体投射画面,就能实现3D、视频和音频的真正统一。现有的微型投影仪:| 欢迎光临 纳金网 (http://go.narkii.com/club/)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