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金网

标题: 书中自有怪蜀黍——最怪的书签图集 [打印本页]

作者: lut_456    时间: 2014-10-11 09:55
标题: 书中自有怪蜀黍——最怪的书签图集
 翻腾一箱又一箱的旧书,是我这份工作最有趣的地方——我是一个旧书商。我很欣慰,因为这份工作,我总能从旧书中翻出各式各样的宝贝:一本发霉的《尤利西斯》;一本100多年前、维多利亚时期的剪贴本,里面集满了各式古旧的广告宣传小卡片;一本斯坦贝克的初版……每天在书海中淘宝,直接导致我迷上了“被遗忘的旧书签”。
  不知何时开始,我突然关注起这些珍宝中暗藏的珍宝,这些昙花般随手抓来的小东西被遗忘在了书页中,一忘就是几十年,从蜉蝣变成了琥珀。我淘到过信、家庭照、老广告、明信片,甚至一些食物残渣。我觉得这些遭人遗忘的碎片简直令人沉醉,于是我便开始攒,攒那些最有意思的“被遗忘的旧书签”。
  有一天,我偶然得手一本十分普通的微波炉食谱——就是那种电器制造商卖微波炉时顺带着卖的食谱,不值钱的。那时,我已经养成了翻书淘宝的习惯,这本书没让我失望。
  在书末几页,我翻出了一大片大麻叶,已经压干了,形状保持得非常完美。这个搭配很有趣:一本速成方便食谱,夹着一片大麻草。太刺激了。我简直可以想象那个心浮气躁的哥们儿,飞完了草,饿得要死,抓过这本食谱望梅止渴,翻到一页好吃的,就用手边上现成的“树叶”做成了“书签”。这个实在太搞笑了,我忍不住想要跟大家分享。
  于是我火速给大麻食谱拍了张照,电子邮件发给了几个好朋友。他们也觉得很搞笑,要我保证以后如果有类似的好图也要都发给他们看。最后,2007年时,我干脆就开了个很简单的博客,把这些有趣的小发现都传上了网,几乎发了有1000篇帖子,还出了一本书。现在,我确信自己并不孤单,原来还有很多人也跟我一样,喜欢这些被遗忘的旧书签。
  以下我选取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怪书签,这些小东西使我忍不住猜想它们的主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现在在哪儿,以及最重要的——为什么会有人在书里面藏一堆刀片!?这不坑爹呢么!

一、禁酒誓言
479b710491ab310.jpg
  一份誓言,签署日期是1899年12月3日,书:
  “吾等在此庄严宣誓,向救助吾等之上帝保证今后再不沾染这毒害人的酒精饮料。”
  立誓人:
    约翰·皮·巴格登
    法兰克·义·巴格登
    奈丽·琳·巴格登
    梅·克拉拉·巴格登
这是从《白宫食谱》(The White House Cook Book)中找到的。书作者是佛·琳·吉列特女士(Mrs. F. L. Gillette),1890年林·皮·米勒(L.P . Miller)出版。
译者注:19世纪,美国地方禁酒立法渐次展开,到1919年通过了联邦禁酒令,展开全国性戒酒运动。美国之所以有强烈的禁酒情绪,是基于这个国家清教徒的背景。这里可见巴格登一家人十分虔诚,至于说一家人突然集体签字立誓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有关禁酒令时期的美国,可阅读拙译短篇小说《草坪复仇记》,从侧面小窥一二。
《白宫食谱》是美国最老牌的一本食谱大全,书中不仅收录有丰富的食谱,还介绍餐桌礼仪、照顾病患、健康小知识等各种家政信息,甚至有专门的章节介绍白宫国宴管理经验。该书自1887年发行以来,再版不断,目前最新的版本是1996年百年纪念修订版。

二、康奈尔
3722742dd763845.jpg
大幅照片,从《那份乐趣》(The Fun of It)中找到。书作者阿米利亚·埃尔哈特(Amelia Earhart),1932年布鲁尔、华伦及普特南(Brewer, Warren, and Putnam)出版。
译者注:从照片中可见,这位姓康奈尔的同志正躺在白棺中,享受着“那份乐趣”……
《那份乐趣》是阿米利亚·埃尔哈特的自传,以回忆录的形式记载了自己年轻时的各种乐趣,比如独自驾机飞越大西洋——阿米利亚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女性飞行员和女权运动者。1937年,她尝试全球首次环球飞行,在飞越太平洋时失踪了。

三、哈利波特与奶牛
665c991e3f1b036.jpg
三张照片,从《法兰克·法拉捷特之死亡交易者:第三册、牙与爪》(Frank Frazetta's Death Dealer: Book 3: Tooth and Claw)里找到。书作者是詹姆士·希尔克(James Silke),1989年雷神出版社(Tor)出版。
译者注:法兰克·法拉捷特(Frank Frazetta)是一位传奇的美国漫画家、插画家,亦是奇幻画派(Fantasy Art)的先驱,其笔下著名漫画角色包括泰山(Tarzan)、野蛮人柯南(Conan),以及此处的“死亡交易者”(Death Dealer)等。
泰山、柯南是经他人设定、创造的角色,不过经法拉捷特神来之笔画龙点睛;与前二者不同,“死亡交易者”是法拉捷特的原创角色,后来的相关小说、漫画、游戏及其他ACG产品都是衍生物。

四、来啊
e14ef06490c8e16.jpg
复印的告示贴:“来啊,你再停这儿试试,你个屁眼儿货”,从《布鲁斯·卡顿的美国:精选集》(Bruce Catton's America)一书中找到。本书由奥莉薇·简森(Oliver Jensen)编辑,1987年海角出版社(Promontory Pres)出版。
译者注:一边举起手枪说“有种你就停一个试试”,另一边则大大咧咧停了一门炮;而书标题《美国》与告示贴两个大字“来啊”(GO AHEAD,直译为“向前进”)似乎也产生了某种谐趣的照应。
《美国》一书精编了布鲁斯·卡顿的史学作品,包括获普利策奖的《沉寂的阿波麦托克斯》选段。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及历史学家。

五、发网
9155d42a14b67d1.jpg
“感触”牌的发网,由“天然中等棕色真发”制成,从《机械设计基础原理》(Elements of Mechanics and Machine Design)中找到。书作者艾瑞克·奥伯格(Erik Oberg),1923年工业出版社(The Industrial Press)出版。
译者注:这下总算知道默片时代那些西方女人的发型是怎么拗出来的了,Lillian Gish、Mary Pickford 、Norma Talmadge……不需动用发胶、发蜡,原来还可以用这种隐形发网。发网似乎只在20年代前广泛使用,因为再往后几年,Louise Brooks的Bob头横空出世,女性独立意识风靡一时。Lulu的Bob头肯定不需要用到发网这种象征“束缚”的破玩意儿,然而当时社会对Bob头褒贬不一,传说还有男士因为妻子剪了Bob头而闹离婚——他们需要发网。

六、打电话回家
5d3e0eb5ccc6321.jpg
一副E.T.外星人画像,作于1982年8月24日,从《艏艉向》(Fore N Aft)中找到。这本书是1968年圣文森学院年刊。
译者注:美、加及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大学、中学,甚至小学,都有出版年刊的习惯,在年刊中记载学校每年社会、学术、体育、文娱各方面大小事务,以及当年毕业生图录、通讯录等资料。
“艏艉向”就是“自船头到船尾”的意思,这里用于一本年刊的标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等寓意。这是一个航海专用术语,也可以用于航空——飞船。“(宇宙)飞船”一词与英文spaceship不谋而合,所以这个年刊的标题与“E.T.外星人”之间产生了某种奇特的关联。
另外,电影《E.T.外星人》中有一句经典台词“E.T.打电话回家……”电话号码也许能在这本年刊中找到吧?
“E.T.,你妈妈叫你给家里挂个电话……”

七、刀片
0bc2897900e3454.jpg
七枚刀片,从《特色镂花设计》中找到。书作者吉姆·波利奇(Jim Boleach),1985年双日(Doubleday)出版社出版。
译者注:“镂花”就是在纸、塑料或金属薄片上镂空雕刻出文字图案的技术。用到刀片其实无可厚非。

八、骷髅头
de9b7eba55eb5b8.jpg
  手书请柬:
  “汝等静听,汝等静听!
  “星期三晚7点30分整,请准备好迎接你们的劫数。
  “你们必须依以下指示着装,如有任何疏失,痛苦将降临于你。
  “1、将你的头发盘出十二个卷,每个卷都用发绳缠好固定于头顶。
  “2、戴上你‘珠光宝气’的狗项圈。
  “3、右脚,穿棕褐色丝袜及黑鞋;左脚,穿黑色袜及棕褐色鞋。
  “4、穿一条白色衬裙,必须正好长过你的礼服衬衫二又八分之七英寸(约7.4厘米)。
  “5、穿白腰封、蓝衬衫,配红皮带。
  “6、皮带一角别上一张男士红手巾。(译注:此处原文疑有误,pinned或误拼为ponned;然pon亦可能是ponce的文字游戏,ponce作动词意为‘吊儿郎当’)
  “7、将我们社团的徽章(骷髅头及十字交叉骨)穿成项链,戴在脖子上。
  “准备好演唱‘噢!哪儿?哦!哪儿?我的小狗狗去了哪儿?’以及‘我那流浪的男孩儿今晚去了哪儿?’
  “保守秘密,切勿声张!
  “1910年10月12日星期三晚7点半,静候邀约。”
在《维吉尔之埃涅阿斯纪》(The Aeneid of Virgil)中找到。书译者为约·威·麦凯尔(J.W. Mackail),1931年麦克米伦(Macmillan)出版。
译者注:这个“骷髅头”是一个类似“共济会”、“死亡诗社”或“凤凰令”之类的秘密集会,不过似乎比较业余,没有什么规模,而且字里行间存在某些性变态的暗示……
《埃涅阿斯纪》是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最伟大的诗人维吉尔的遗作,模仿了荷马史诗(尤其《伊利亚特》)的内容结构与叙事方式,但与《伊利亚特》不同的是,维吉尔在迟暮之年通过《埃涅阿斯纪》描写了战争,歌颂了和平,却并未宣扬英雄主义。麦凯尔的译本是本书十分著名的一个散文体英译本。

九、《塞尔达》卡盒
51c11ec644a9198.jpg
从经典的《塞尔达传说》初代任天堂红白机卡盒上揭下的封皮,透过镂空的小格子可以看到盒子里金色的红白机卡带。从《DC宇宙史:第一册》中找到,1986年DC漫画出版。
译者注:DC宇宙是DC漫画旗下大部分故事背景共同组成的世界观,其中包括漫画中人物(如超人、蝙蝠侠、绿灯侠、神奇女侠、闪电侠等),也包括宇宙神灵(如上帝、新神等),同时整合了部分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历史走向与物理规律。据DC漫画公司官方宣称,DC宇宙共有52个平行宇宙。但塞尔达显然不属于其中任意一个宇宙,因为《塞尔达》系列的世界观是完全架空的。
隔行如隔山,红白机版《塞尔达传说》虽是塞尔达系列初代,但原作者在这里用了original(最初)一词,存在一定谬误。《塞尔达传说》的卡带版其实是1987年在欧美发行的移植版,所以之前的1986年的日版磁碟机版才是正宗original。下面这张图,才是地地道道的original塞尔达。
7a35037dae93437.jpg
文中所谓“镂空的封面”,则是1987年移植红白机卡带的限量金卡版本。红白机87版塞尔达一代有普卡和金卡两种版本,普卡卡盒没有镂空,因为镂空了也没啥好看,金卡镂空则很灿烂,见图:
f84824cb37247c4.jpg
上图左才是86版original,中间靠左是87版金卡,靠右是普卡。而最右边绿色卡则是1994年日版红白机重制版,游戏内容有小幅增改。另外,1988年的塞尔达二代《林克的冒险》美版红白机也采用了同样限量发行模式,也是分普卡、金卡两种包装。普、金及其变体黑、彩或红、蓝包装几乎成为塞尔达历代游戏的传统,但使用了镂空包装的则只有一、二两代红白机卡带,成为了任天堂红白机及塞尔达系列的传奇。
278ca1eb30276d9.jpg
(塞尔达相关图片来源:维基百科、达斯·克劳德的塞尔达收藏晒宝帖)







欢迎光临 纳金网 (http://go.narkii.com/club/)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