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金网

标题: 购并是手段 整合是本质 [打印本页]

作者: BU Secret    时间: 2011-11-24 16:48
标题: 购并是手段 整合是本质

           世界经理人网站关于
         


             购并
            


          成败根源的调查显示,购并的战略目标以及购并之后人力资源和组织运作的整合,关系到购并企业的前途命运。在接受本刊专访时,
         


             华立集团
            


          董事长
         


             汪力成
            


          指出:"购并是把双刃剑,企业如果做得好,其发展之快,非一般的企业成长模式所能比拟。相反,如果处理不好,你就套进了真正的陷阱,压力会越来越大,直至崩溃!" 汪力成用15年时间,带领一个陷入困顿的仪表小厂发展成拥有总资产25亿元(人民币,下同)和销售总额近29亿元的企业集团。他主导的数起收购业务成为公司跨越式发展的"大手笔"。凭借购并之后的得力整合,他相信自己已经跨越了真正的购并陷阱。
         



              跟华立集团一样,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啤公司)从1994年以8,000万元全资收购扬州啤酒厂开始,很快走上了购并扩张的快车道,在中国啤酒业连连 发起购并狂潮。到1999年,青啤公司共投入4亿多元,收购兼并了总生产规模超过150万吨的22家啤酒企业。2000年,青啤公司更是加快步伐,斥资约6亿元收购了总规模约120万吨的16家啤酒企业。
         



              然而在2001年,青啤公司却放缓了购并脚步,只出资2.6亿收购总规模在60万吨左右的7家啤酒企业。2002年的一半时间行将过去,这个一直导演购并风暴且一路高歌猛进的购并大家,似乎正偃旗息鼓。截至目前,它仅仅把厦门银城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收至麾下。
         



              青啤公司购并进程的先扬后抑,在公司总经理金志国看来,不过是购并战略的理性回归。企业购并不单纯是资本的故事。购并最终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资本运作之外的许多功夫。"购并是手段,整合是本质!"金志国说。
         




           用未来思考今天
         




              要跨越购并陷阱,金志国认为必须站在战略高度看购并。他解释道,就是在购并决策上,"用未来思考今天!"
         



              对中国入世之后啤酒业竞争态势的思考,促使金志国提出了青啤公司发展的新战略,继而对购并策略进行调整。
         



              中国啤酒业今后几年将面临新一轮整合。在前一轮行业整合中,外国资本一般采取直接在中国设厂生产的形式,却不能适应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而纷纷溃败。因此,他们吸取其深刻教训,在新一轮整合中将转而同中国优秀的本土品牌和企业合作,在这个世界第二大啤酒市场参与"争夺奶酪"的游戏。
         
作者: 菜刀吻电线    时间: 2012-2-5 23:19
不错啊 经典

作者: 菜刀吻电线    时间: 2012-4-19 23:19
我来顶个

作者: C.R.CAN    时间: 2012-5-1 23:19
不错 非常经典  实用

作者: 菜刀吻电线    时间: 2012-5-16 23:27
心中有爱,爱咋咋地

作者: 奇    时间: 2012-6-25 23:26
加精、加亮滴铁子,尤其要多丁页丁页

作者: tc    时间: 2012-7-11 23:24
俺是新人,这厢有礼了!

作者: 奇    时间: 2012-8-13 23:57
发了那么多,我都不知道该用哪个给你回帖了,呵呵

作者: 晃晃    时间: 2012-9-3 01:24
很有心,部分已收录自用,谢谢

作者: 奇    时间: 2012-9-26 23:26
不错哦,谢谢楼主

作者: 菜刀吻电线    时间: 2012-11-30 23:21
你们都躲开,我来顶





欢迎光临 纳金网 (http://go.narkii.com/club/) Powered by Discuz! X2.5